
和忘先生共事
我与王先生共事已有两三年了。王先生三十多岁,长着一副圆圆的、油油的脸,眼睛时常半眯着,上唇还留有一小撮胡须,平日里说话很有精气神,让人很容易记住。王先生还有个口头禅,比如,唉呀,再比如,这可怎么办?再
我与王先生共事已有两三年了。王先生三十多岁,长着一副圆圆的、油油的脸,眼睛时常半眯着,上唇还留有一小撮胡须,平日里说话很有精气神,让人很容易记住。
王先生还有个口头禅,比如,唉呀,再比如,这可怎么办?再比如,这应该不是我的过失。王先生说话有时还挺幽默的,和我们一起的一个同事,叫做李愿愿,女的,不知为何,说话的语调总是把握不好,常把平声念作去声,好多人和她交流都很吃力。而王先生却能听懂她的每一句话,在一起似乎很投缘。一说能说一上午。但有一次当李愿愿称王先生为“忘”先生的时候,王先生好像有点受不了了,他对李愿愿说:“不是忘先生,是王先生!”
从那以后,人们都学李愿愿的声腔,称王先生为忘先生。
尤其是我,几乎每次喊他都是忘先生。这样称呼他,我感到非常痛快。因为这些年来,我吃了王先生不少的亏。往事缕缕,难以细说。总之,王先生是一个有着十足健忘症的人,叫他忘先生,其实是恰如其分的。
有一次,邮局里来了报纸,负责给单位下属部门分发报刊的小郑请了几天假,而他正好是和忘先生是一个办公室,邮递员来的那个时候忘先生正好也出去了,便托我转交。我便等忘先生回来把报纸给他,并好奇地问:“忘先生,刚才干什么了?”
忘先生说:“有人告诉我网上一个论坛,很好,很好,登陆注册了一下。”
我把报纸递到他手里,笑着说:“可别忘了给发下去呀!”他应了一声。
后来过了些日子,突然有许多人向我反映:几号几号的这个那个报怎么没有来?还有人说最近见邮递员给过我一沓报纸,慢慢传开来,众人竟以为是我将报纸私藏并据为己有的了。我气乎乎地找到忘先生:“忘先生,你难道没有听到下边的议论吗?那天我交给你的那些报纸……”
“什么议论?什么报纸?”
“听我说,小郑请假的几天,有一回我把邮局送来的一些报纸给你,小郑不在嘛,让你替他发的。”
忘先生低头想了好一会儿,皱纹实在很深了,眼珠子向上翻,这个神态持续了很久,方才记起些什么,说:“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可是,那些报纸到底哪里去了呢?这应该不是我的过失。”
我说我怎么知道?
忘先生便在办公室里找呀找,几乎把大小地方几乎找遍了,不过谢天谢地,在一个抽屉里发现了那卷报纸。忘先生自言自语:“谁把它放这里来了。”
为了这些事,我常常想不通,忘先生论年纪,也不过三十多岁,为何如此失忆呢?从此以后,每当和忘先生共事,我都格外地小心注意,然而,总有些事让人难以摆脱。
那是一个秋意阑珊的秋日,一个有点落魄的女青年找到我,说找忘先生。我看了看,忘先生又不在,他是不是在论坛上发贴子呢?我便又串了几个门,连忘先生的影子都没看见。我便对那青年说:“忘先生不在,你坐沙发上等会吧。”
我和那位青年便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起来。我慢慢知道,这青年比我小几岁,却也是个执着的文学青年,说话举止都不落俗。我想,忘先生和她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她们应该是亲戚才对。她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他是我从前的一个老大哥。”真不可思议。
忘先生回来以后,我带那青年去见他。忘先生见到我,见我带了个人,问:“这个人是谁?你的客人?”
我说不是,人家来找你的。
忘先生细细打量了一下来者,然后苦思冥想,似乎怎么也想不出是谁,就疑惑地问:“找我的?”
那青年这时赶紧说:“忘大哥,你不记得我了?我是小辛呀!你还给我说过一句话: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前进。”
忘先生使劲抓了抓头,好像还是有点想不起,我都替他着急!同时我怀疑那个青年是不是蒙人来着。
突然,忘先生大叫了起来:“啊啊!想起来了,想起来了,你就是文笔可好的那个山东小阿妹吧。”
“对呀。“女青年脸上轻松了些。她甜甜地喊了声忘大哥。
我一阵好笑。怎么这家伙也把“王”叫做“忘”了?掌握不好语调的人多着哩。
什么事?忘先生问。
“忘大哥,是这样。我的钱在路上被小偷偷了。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我在这里没有亲朋好友,便想起了你,想借你一百块钱。”
“唉呀,这——这,我刚把二百快钱给孩子交学费了……这,这可怎么办?”
女青年陷入了彷徨。
一会儿,忘先生将嘴对准了我,说:“崔先生你可有钱?”
我摸摸口袋,正好一百块钱,仿佛是专为别人准备的。我没说有也没说没有。
忘先生继续说:“有,就掏出来嘛,帮帮她嘛。姑娘很不容易嘛。这个账算到我头上。”
女青年的眼睛里立即流露出对忘先生的感激之情。
我这个人,别人借自己的,假如口袋里没钱,心里一时也会过意不去的,别说有了,肯定是要拿出来的;再说忘先生说算他的账,自然是有借有还的。
事实证明是我错了。我考虑的太单纯了。忘先生有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健忘。过了大约两个月了吧,他只字不提此事。一直到现在,他也不说,我也不好意思提说,问人家要债,似乎很不文明。我也不知那青年将钱还过他没有。总之是我吃亏了。
我不由地打听别人,在他们心里忘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是不是很健忘?我的上级们,他们听到我的发问,说,忘先生办事认真,很少出错呀!你有没有搞错呀!
我又问平级同事,他们有的说他总是贵人多忘事,有的说还行,有的干脆说正常,以至于我一时不知忘先生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了。
有了这些经历,我渐渐明白一个事理,人们并不是从来有着某种不好的秉性,所谓的健忘有时也是一把伞,常常会被用来当作一个人出演滑头戏的道具。也许是我多虑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nanyangjinxu.com/html/xiaoshuo/x8ou7idsuhy0m.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