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一本书

女人的一本书

秃翁散文2025-03-30 14:19:51
我蜗居人生十年多了,在六楼的北屋生活十多年了,也就是说我在半空中生活了十多年,教不沾地气人是不会稳当的。我面墙而坐,一坐就是半天,发呆发愣,心里发苦。读书成了蜗居人生的唯一乐趣。女人写的书,女人写的书
我蜗居人生十年多了,在六楼的北屋生活十多年了,也就是说我在半空中生活了十多年,教不沾地气人是不会稳当的。
我面墙而坐,一坐就是半天,发呆发愣,心里发苦。读书成了蜗居人生的唯一乐趣。女人写的书,女人写的书我最爱看。书中的女人,蜗居人生的我会有不一样的品味和感受。女人我爱,却不爱我。
蜗居人生,看电视看了十年佳A,最爱看足球报道,翻开报纸最抢眼的中国足球,广播也是如此。
自从体育“名记”李响的《零距离》一书问世以来,风靡中国,李响名利双收。从那时起,体育新闻我不看了,关于中国足球的新闻更排斥了。李响与米卢的“零距离”,形成了独家新闻的定式,足球新闻垄断了。
媒体的足球变成了娱乐版得八挂新闻了,假新闻满天飞,就像假球黑哨的中国足球一样,无药可救。假新闻不看了甲A不看了,中国足球不看了。一个坐在家里看足球的球迷记住了李响的名字。
“零距离”一词是李响的个人发明的专利,现在还在流行,不过人们现在很少提起李响了,很少提起《零距离》那本书了。
我20多岁读过知青作家范小青的作品,印象不太深刻,不及同时出道的王安忆,张抗抗等。05年我已人到中年了,阅读了范小青的长篇官场小说《女同志》,小说很有冲击力和穿透力,作家以女性独特视角审视中国官场的众生相,尤其女同志在官场“潜规则”政治游戏中洗礼,蜕变的过程,“潜规则”是冷酷的,扭曲而失掉人性女同志在官场“潜规则”中耗费青春,理想,变的麻木,浑恶,冷血。即使卸了装的女同志,自己看自己,内心的焦虑,欲望,不满足,贪得无厌就会暴露出来,一个权力欲极强的女同志迟早会让人识破真面目的。
官场上“潜规则”女同志也要学会玩弄权术,善谋略,政治智慧是成功之门的把手,而且女同志在官场上也要学会铁腕,冷血无情,为了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娱乐圈的“潜规则”,人们马上想到张钰,2006年张钰用名誉去战斗,用肉体去实践,全方位诠释“潜规则”的真实含义。
娱乐圈的“潜规则”,说白了,目的名利的收获,名利好似一截骨头棒子,更引着想出名的人追逐,撕咬,暗算着,可见名利是一把不见血的刀子,直戳人心啊!
娱乐圈“潜规则”就是用肉体去撞门,用肉体去换名利的利益。即是“潜规则”=“性交易”。
张钰2006年一个女同志恶心了娱乐圈,娱乐圈倒了中国老百姓的胃口.。
说到性交易,就想到了周璇,想到周璇在《娱乐现场》的镜头前非常真诚,执着,向往,就是周璇的人生理想就是为了能出一本书呀!
看着电视里的周旋,我心里很难受,真不知道是周旋一个女同志的悲哀,还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前几天,看报纸的娱乐版,说是歌手谢雨欣要出一本书,讲过“包养”的委屈,澄清事实,证明自己的清白,还原于真相。
周璇出本书着难啊,声誉做代价。看着央视,凤凰台的女主持人出本书很容易。出版社找上门,挣着抢着。读者也买账,个个不落,多贵也买到手。行情看涨,主持人削着脑袋出书了。女主持人出书火了,影视歌女名星眼红了,跟风,笨拙拿笔,愣充才女。
回过头来,看看女主持人——女明星写书,还能有阅读价值吗?读一行都遭罪,有人不客气的说她们出书是“垃圾书”。东北老太太白云和他老伴黑土参加崔永元的《实话实说》,白云发自肺腑地对崔永元说:“倪萍出了本《日子》,我打算出本书,《月子》!”几年后,白云和黑土搭“专机”去北京参加崔永元的《小崔说事》节目录制。“做女人难,做名老女人更难!”白云飘了,心发狂了,说新书《月子》在家乡签名售书,那是相当火爆了,锣鼓喧天,人山人海。老实的黑土被崔永元的“小技巧”蒙住了,穿帮了,实话实说:白云的新书没人买,白送,全乡人都去了,抱回一摞书,回家放在茅房,权当“擦屁股纸”了。白云不甘心,有出了第二本书,有卖不出去了,赔了出版社两万元,白云为了还钱,配合策划牛群上演一幕“公鸡下蛋”的喜剧。白云不简单,永远走在时尚前列,出书载了跟头,她调整出名的策略,在网上开了博客,网名是“白云飘飘”。
2006年是中国全名开博,高达6000万,北京的汪老太80岁在搜狐开博客,点击率十几万。其实,世界各地兴起博客热,政治人物也瞄准网络博客,许多总统候选人也在博客中展示自己的政见,学识修养,个人风采和魅力展露无疑,增加亲和力。
美国民主党总统希拉里就是在博客中向选民宣布自己竞选总统的。法国社会党候选人罗兰尔2006年开设博客,并且把出版的一本书在博客里连载,供选民阅读。
我身体有病重,活动不灵便,手脚笨拙,笨拙的摆弄不了电脑,再说我是穷人,买不起电脑。06年,我在传统媒体经常看到“博客”一词,几乎报到了女明星徐静蕾是“博客女王”,间接明白可博客是什么东西。
出版社眼睛是常钓的,总会钓上商业利益美人鱼的。《老徐博客》成了热销书。我眼红了,就摆脱一位读研的朋友给我在新浪网上开了一个博客,好好经营,说不定哪天出一本书《老刘的博客》
博客的文章是我自己写的,朋友们再把文章天贴吧在博客上,朋友的支持,是我做好博客的动力源泉。
岁月无情,撕碎青春的叶子,我已进入不惑之年,人生40,我光棍一条,形象说文学是我的人生“伴侣”了。
16岁那年,是一个很寒冷的冬天,我高烧感冒没来得及治,因为我母亲住院了,我去护理。因为病毒感染破坏运动神经系统,我的左半身出现轻微的运动障碍,身体强壮活蹦乱跳的我走路有点跛了。
命运的改变我就狂热的爱上了文学,因为我是60年代的出生的
文学青年,,自然而然就喜欢上60年代作家的作品,尤其是喜欢漂亮的美女作家,比如喜爱铁凝。
 那是一个很明媚灿烂的春天,我手捧《中篇小说选刊》,一口气读完铁凝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在欣赏照片上漂亮的铁凝,打心眼里喜欢铁凝和她的作品。
这些年来,我一直关注着铁凝,心里头替她着急,因为她至今还没有写出一部沉甸甸有分份量的“大块头”的书。
2006年是铁凝人生大丰收的一年,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同时他潜心六年创作的“大块头”,《笨花》出版了。
吴俊先生在评论中说“60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