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校

我的母校

囡囡散文2025-10-23 00:06:31
我小学时的母校,是一个十分简陋的山村小学,在村东头寨墙脚下,三间破瓦房就是学校的教室,室内的课桌和老师用的讲课桌,都是用石板和石块垒砌而成的,学生坐的凳子,是从自家带来的,五花八门,又高方凳、小马扎、
我小学时的母校,是一个十分简陋的山村小学,在村东头寨墙脚下,三间破瓦房就是学校的教室,室内的课桌和老师用的讲课桌,都是用石板和石块垒砌而成的,学生坐的凳子,是从自家带来的,五花八门,又高方凳、小马扎、还有木头疙瘩。全校1——4年级60多名学生,全在这三间房子里上课,全校只有一名老师,他既是我们的校长又是我们的班主任和老师。
教师的外面只有二百多平方米的院子,就是我们的活动场所,早上出操、课间活动、上体育课都在这块空地上。记得院子中央有一棵老槐树,有两抱那么粗,树干和树杈都显得十分苍老,我们上下课敲的钟就挂在老槐树的一个树杈上,说是钟其实就是老农民犁地用的破犁铧而已,虽然不怎么雅观,但敲起来声音还是蛮响亮的,在村西头都能听到。
我们的老师姓杨,是一名高中毕业生,那时候在我们村上算得上是一名高级知识分子了,他身材不高,略显消瘦,但两眼炯炯有神,讲课声音特别洪亮,能写一手好字,会打一手好算盘,知识也比较渊博,是一名很有才气的老师。那时候我们除学习主课以外就是练习毛笔字、学习珠算,我的毛笔字在班里实属一般,但珠算还算可以,我记得杨老师那时教我们珠算是从“三变九、九变九”教起的,因为学了“三变九、九变九”在珠算上加减法就都会了,接着又教我们了“正九规倒九规、凤凰单展翅、金香炉、狮子滚绣球”。对珠算来说,民间有句老熟语就是:“学会狮子滚绣球,走遍天下无对手”。通过杨老师手把手的教,使我在珠算方面有了很大提高,真可谓受益匪浅。说起杨老师每次给我们上课,你别看他总是眼向上看,但谁在认真听讲,谁在打瞌睡,他一目了然,他就会用一种熟练的动作,用手里拿的粉笔折一截,准确的砸向打瞌睡的同学,几乎是百发百中。
下课了,我们踊跃地跑向院子那个活动场所,利用短短的休息时间寻找着自己的乐趣。男同学有的磕拐,(就是抱着腿相碰)有的打闹嬉笑;女同学有跳圈的、有踢毽的,虽然没有什么体育器械,虽然学习环境很差,但是我们的心情很舒畅,学习成绩也很好,每次区里举行学习比赛,我们学校都名列前茅。
后来,村支书发动全村父老乡亲,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村后盖了十几间瓦房,并用木材给我们做了桌椅板凳,我们搬进了比较舒适的校舍,学校发展了,教师队伍也壮大了,乡里还给我们派来一名国办教师,他就是我们的范老师,他喜欢体育活动,特别爱打篮球,可以说我学打篮球,他是我的启蒙老师。记得那时候,学校只有场地没有球蓝,每次上体育课时,范老师就让一名高个子同学,站在一边用双手环抱胸前做成球蓝状,然后他就教我们投篮、三大步上篮等动作,后来在大家一致要求下,学校用根木头和一个木板制作了一付简易的球篮,但就这样我们已十分满意了,从那时起我喜欢上了篮球,每天我总是提前到校和几个同学奔跑在篮球场上。刚学打篮球什么也不懂,真闹出了不少笑话,比如抓住篮球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篮下跑,裁判总是判我严重走步。还有一次一位同学在球场上,怎么也摸不到球,好不容易抓到球了,裁判鸣哨说他犯规了,他把篮球一甩生气地说“抢咧抢不到,抢到了又犯法了”。一句话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前几天我回了趟老家,专门让老弟带我看了一下母校,现在的母校真是大变样,红砖砌成的围墙壮观整洁;三排教室宽敞明亮;整齐化一的课桌、齐全的体育器械错落有致,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绘制出了一幅和谐雅致的校园美景。弟弟告诉我,现在大家都重视教育了,咱村的学校环境和教育质量在乡里也是挂上号的,这不,从咱村送出去的学生每年都有几个考上大学的,并且有的已经考上了研究生和博士生,我听后既惊讶又惬意,真是时代变迁,今非昔比呀!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