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年味儿,浓浓的情

淡淡的年味儿,浓浓的情

楚氛甚恶散文2025-04-20 10:41:58
按照惯例,年三十之前,打点好一切行李,我就匆匆的往古镇赶,只为了尽一媳妇的责任,只为了他父母那拳拳爱子之情。走进了偌大的一个车站,少了往年坐车时疯狂的拥挤的人流,少了大包小包、步履匆匆的在旅途中的人群
按照惯例,年三十之前,打点好一切行李,我就匆匆的往古镇赶,只为了尽一媳妇的责任,只为了他父母那拳拳爱子之情。
走进了偌大的一个车站,少了往年坐车时疯狂的拥挤的人流,少了大包小包、步履匆匆的在旅途中的人群。心里既为坐车不拥挤而高兴,又为这种冷清清的的场面凭添了我的几多愁而感到神伤。
这可是过年呀,一年只有这么次,这是怎么呀?带着一种莫明的忧伤,踏上了归家的路途,车外的景物呼啦啦的从我的眼前闪过,尽管它们只是一瞬间的停留,但是对于这一切,我仍然是那么的熟悉,我依然是那么的亲切。
诶,不知是怎么了,看着眼前的景致今天得我总觉得缺少点儿什么,似乎觉得窗外满是荒凉,似乎觉得这些景物少了许多的灵性。
在我胡思乱想中,很快就到了他父母的家。
看着前来迎接我的婆婆,我知道岁月的无情在这个慈祥的老人身上留下了太多的无情:再已经不起风霜的她,头上多了一顶以前从未有过的风雪帽,蹒跚的步履中述说着婆婆昔日风采的远去;斑白的两鬓述说着对她对孩儿们永无止境的牵挂。嘀嘀不休的问候饱含着一位母亲浓浓的爱子之情。
看着眼前亲亲的婆婆,即便是你太多的抱怨,也感觉的是一种渺小。因为我的婆婆是那么的爱她身边的人,包括我这个做媳妇的我。
我的归来,让这个常年牵挂孩子的慈祥母亲,脸上多了些舒心的笑容。婆婆颤颤微微的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她特制的玉米炒豆,吃着那带着奶油味儿的玉米豆,一股甜甜的暖暖的味儿顿时就溢满了我的全身。越发觉得眼前的婆婆是那么的可亲可爱。感觉那淡淡的年味儿,浓浓的情味儿一下子我就体味到许多。
年三十到了,在婆婆身边的几个孩子都相继回了家,婆婆和公公的脸上都荡漾着甜甜的微笑,这分明让我看见了普天下的父母们对儿女无尽的爱意呀!
看着屋内的情形,我情不自禁的探头往屋外看,我好想找寻屋外的浓浓的年味儿呀。
可眼前只见着街上建筑物上和树枝上挂着的红红的灯笼,在瑟瑟的寒风中摇曳着,显得是那么的孤单无助。街上寥寥无几的人群更是凭天了几多冷清。
这对于身在异乡的我,心里又多了一丝惆怅。
一闪念的功夫,我又回过了神儿,见着满脸乐儿的二老、忙碌的二老,由不得我再想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啦!于是我准备帮二老做一点杂事,减轻一下他们的负担,可还未动手,二老就叫我只顾休息。说他们自己能成,说他们想做几道他们孩子们从小就爱吃的菜。说这些都是我不能及的。
既然二老都这样发话了,我只得旁边观战了。
看着二老的背影,看着二老的笑容。知道二老是忙碌的,是辛苦的,但也非常幸福的。因为他们是在用心,用情在做事呀!
年三十的饭菜是丰盛的,是可口的,是满足众人意愿的。一大家人团聚在一起,细细的品尝饭桌上酒菜的味道,美美的感知二老的温情,尽管个个已成人、成才。
烛光酒影中,看见日渐年迈的父母,面对围着自己身边的孩子们,是那么的满足,是那么的幸福,因为他们看见了孩子们的开心,因为他们真真切切的看见了时常令他们牵挂的孩子们。
年三十晚上,大家聚在一起,一边看春晚,一边和询问不完这样那样事情的婆婆和公公唠着嗑。公公婆婆的本色未改,仍然记挂着她的孩子们在外的温暖、记挂着孩子们在外是否遭人欺侮,记挂着孩子们在外身体是否健康,记挂着孩子们在外家庭是否和睦……。
我知道从表象看,二老问及事的都是一些芝麻大小的陈年小事,但是我从二老的关切的眼神中、从满足的神情中,读懂了父母们爱子的心情,读懂了父母对孩子永无止境的牵挂之情。
对于我这个局外人,对于我这个心里有很多不快的人,都深深的被这种氛围所感染,所打动。我也悄悄的享受着只有自己父母才能有的温情。
诶,就这么一个年复一年的过年,就这么回家团圆一件简单的事情,让足以父母们如此的满足,让儿女们如此的享受。
我这才真切的感知了,千里之外的孩子们为什么要在年三十匆匆的往回赶,为什么有了村头翘首期盼孩子归家的父母呀!
年味儿从形式上看的确是越来越淡了,但情味在人们的心里其实是越来越浓了,只是人们都把隐藏在心底,没有表露出来而也。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