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处的声音,来自故乡
后背韧带拉伤,平躺在床上休养,我终于有时间再次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逐字逐句的品读新立大哥邮寄来的散文集《低处的声音》。当眼睛依依不舍的离开文集《后记》,我内心深处涌动着的复杂的情愫,如开闸的洪水顷刻
后背韧带拉伤,平躺在床上休养,我终于有时间再次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逐字逐句的品读新立大哥邮寄来的散文集《低处的声音》。当眼睛依依不舍的离开文集《后记》,我内心深处涌动着的复杂的情愫,如开闸的洪水顷刻间漫过心头,我强忍着后背肌肉痉挛带来的阵阵疼痛,爬起来打开电脑,我一定要写下点什么,以释放内心的感动与愧疚。实际上,我跟新立大哥仅仅见过一面,但是我在中学的时候,他已然是我心中的榜样。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张亚平就曾多次给我说起过新立,当时新立大哥似乎是以写小说而在西北文坛崭露头角。那时候,对于刚刚开始热衷文字的我,他是十分神秘而伟大的。
后来在静宁县《成纪文学》网络论坛中,才逐渐与新立大哥相识。在刚刚毕业的那几年,在城市中拼搏的我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回忆着故乡的一些事、一些人和一草一木。想起村庄东山咀上的堡子、南山坡上的桃林、东山顶上的羊圈、山谷里的清泉,儿童时那些难以忘却的故事,以及族里相继去世的老人(这些事物在我读新立大哥散文时,让我再次产生共鸣)。感情迸发的时候,我选择了用文字倾诉情感,撰写了诸如《社火》、《故乡民俗记忆》、《燎干》、《五月五》等散文,发在成纪文学论坛上。新立大哥就是该论坛版主之一,我的文字,总能得到新立大哥的批阅,对我来说,那是多大的鼓励和安慰(当然还有我喜欢的诗人李满强都在其中)!在论坛中,新立大哥的影像在我的头脑中又由神秘逐渐清晰,他是一个多么真诚、朴素而又坚忍不拔的人啊!
2005年5月,在我回乡结婚的日子,新立大哥盛情邀请我跟妻子到县城一聚。这是我首次见到他。结实的中等身材,国字脸;印堂宽阔,浓眉,细眼。握住他那双结实的双手,尊敬之情油然而生。简单寒暄之后,他邀请了县上几位散文、诗歌、小说作家,在县城西关的一家酒店为我和我妻子接风。那天,我内心是十分感激而兴奋的。虽然我断断续续坚持的文字一直没有写好,但是我仍然十分挚爱文学这个圈子,喜欢这些为文字而不断创造的人,而新立大哥就是我心目中一直跑在前边举着旗帜的领路人。
后来我跟新立大哥经常在QQ上聊天,分享他在文字上收获的每一次喜悦。他开始在全国各大重点期刊发表散文,取得了很大成绩,其质朴的文风得到了很多编辑和读者的认可。我对新立大哥是敬佩的。新立大哥在相对艰苦的生活中始终在坚持着对文学的热爱,从早年做工人时,写小说,到后来改写散文,他每一步走来都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坚持着自己风格,诉说着对生活的领悟和思考。
文如其人。我之所以喜欢读新立大哥的散文,因为我能读懂,读懂他要倾诉什么,告诉读者什么。我讨厌那些华丽的词句,似乎每一个句子都很优美,但堆砌在一起不知云云。新立的散文以写实为主,正如杨献平老师说“一切都如原如初,不强加个人看法,也不将某些事物强行为己所用……”他在娓娓道来的一些事件中或抒情,或言志。这些文字踏实如他的脚步,朴素如他总低着头的走路的姿态,又如故乡葫芦河缓缓流淌的河水,倾诉着他人生路上的坎坷和拼搏——解放时,艰苦岁月里快乐的童年;城市文化与乡村的冲撞和不适;对家乡农村一草一木的眷恋不舍和回忆。这些没有人比我更能理解大哥写下这些文字的心境,因为我跟他一样是奋斗在城市里的农村人。我经常戏称自己是“农一代”,我们在城市里的某一个角落,舔着生活的艰辛回忆童年的往事,坚定着自己的信念。
读《低处的声音》除了让我对故乡农村的一些事产生共鸣以外,其中的一些句子也让我忍不住拍案叫好。这些句子或充满最质朴的哲理,或生动传神,简单的几句话就把人带进了文章铺垫的氛围之中。我毫不吝啬的在书中把这些句子勾了下来,等闲暇时,我还要再次慢慢品味。
一直听说新立大哥所在的企业效益不好,生活相对紧张。收到这本散文集的时候,我一度想邮寄书费给新立大哥,可是几次又否定了自己,我怕引起新立大哥不快。实际上,我知道大哥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对于一个低调的,不善于去宣传和炒作自己的人来说,出这本散文集肯定是亏本的。
如今我大部分时间落在俗套之中,杂事之中,文字又被我搁浅了好久。以上文字杂乱无章,但是充分代表了我的心意,在祝贺新立大哥结出硕果的同时,生活越来越好。下次回家,我一定要请他喝酒,当面表达敬意!
2011年5月26日于武汉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nanyangjinxu.com/html/sanwen/xi484di5i13t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