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过尼庵
不相信宗教,但我喜欢参观游览庙宇,喜欢那里肃穆庄严的气氛,喜欢那里放松的宁静,喜欢感受信徒的虔诚,更喜欢那里建筑的精美。当然清真教除外,对那种神秘宗教我一向是敬而远之的,只在没事时翻翻《古兰经》或者是
不相信宗教,但我喜欢参观游览庙宇,喜欢那里肃穆庄严的气氛,喜欢那里放松的宁静,喜欢感受信徒的虔诚,更喜欢那里建筑的精美。当然清真教除外,对那种神秘宗教我一向是敬而远之的,只在没事时翻翻《古兰经》或者是《默罕默德传》什么的。常言道:有山必有庙,外出旅游时,常常遇到的寺院多是释道两家。我必会登门造访,虽然并不烧香,却总会在功德箱内留下一点点钱,三块五块,十块八块的,看心情而定。毕竟是打扰了人家半天,总不好空着手去吧?
上班路上时常路过的是一间天主堂。那里的大门偶尔是打开着的,我总是会进去转转,看看墙上的壁画,翻翻长椅上的天主圣歌。如果赶上弥撒,我会静静的坐在最后一排,看着信徒们虔诚的礼拜、唱经,感受着他们内心的宁静。
这次偶然路过的是一间小小庵堂。虽然与它同在一座城市,对它也早有耳闻,但这却是我第一次走近它。它很小,只有两进小小的院子,红墙青瓦,肃穆庄严。在车水马龙的交通要道边,在熙来攘往的人流侧畔,这样一间小小的庵堂与周围的高楼大厦在一起是那样的格格不入,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庵堂的大门洞开,紧邻大街的前殿正中端坐着弥勒佛祖,正张着大嘴笑迎每一位来客,佛教称弥勒佛为是未来佛祖,他的笑容应该是对未来世界的美好预示和祝福吧。弥勒佛的左边是手持大刀的关圣人,右边是一位头戴官帽身穿官服的文官,我猜了半天也不知他会是何方神圣。而东西两侧的山墙前各站着一位手持兵器、怒目圆睁的天神,想来不是金刚就应是哼哈二将之类的人物。
穿过前殿是一个小小的院落,北边是庄严肃穆的大雄宝殿,东西各有一间厢房,里面向香客出售各种佛事用品。院子中间有一个大大的长方形香炉,里面插满了香烛,袅袅烟雾四周飘荡,让小小的院落幻化成人间仙境。香炉后是一座铜制的“万年宝鼎”,宝鼎两侧都留下了明显被人摩擦过的痕迹,已经平滑细腻光可照人。一位白发老人正在宝鼎边,摸摸宝鼎再摸摸自己的腿,可以想见老人的愿望,我在心里同样祝福老人心愿得圆。
大殿中央供奉着三尊佛像,我不清楚他们是谁,只能猜测正中一尊肯定是释迦牟尼。另在两测的香龛内供奉着观音和地藏两位菩萨。五尊佛像菩萨像俱都是端庄肃穆、金光灿灿、熠熠生辉。
这里的人气很旺、香客众多(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这里不收门票),两个中年人跪在地藏菩萨面前,手里各捧着一本经书默诵着。地藏菩萨曾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也许诵经人正是通过自己的祷告,企盼菩萨早日成佛。
更多的人是对着每座塑像都叩头,拜佛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人直接趴下就磕头,用脑袋拼命找拜垫,一连磕上三个;有的人跪在拜垫上双手合十放在胸前,闭上眼睛默默祷告一会儿,再趴下参拜;有的人是先站在拜垫前双手合十,祷告后再跪下行礼。我看到的最为繁琐的礼拜方式来自一个小伙子,他看上去应该没有二十岁(来这里拜佛的不只是老年人,而是哪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好像更以年轻人居多)。他先是规规矩矩的站在拜垫前,双手合十闭目低头祷告着什么,再抬头望着佛像,双手依次在额头、鼻尖、胸口轻触一下,然后跪下身子双手掌心向下扶住拜垫的前缘,接着把头低下去,正好落在两手中间,同时两只手向外翻转变为手心向上,接着站起身来重复刚才的整套动作。三次叩拜后,又双手合十闭目低头了片刻。
寺院的后院和跨院是不允许游人进入的,透过大殿紧闭的后门,可以看到一个更小的小院落,北面是一座两层的小楼,众尼僧有的在屋里读着经文,有的在院中来来去去,不知忙碌着什么。虽然人很多,但却井然有序,没有嘈杂喧嚣,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从容与宁静。
退出大雄宝殿来到院子中间,抬头看到南面站在前殿北门内的韦驮菩萨,正抱着他的金刚杵(伏魔杵)守护着伽蓝(道场),杵尖斜斜的靠在他宽宽的肩上。这可着实让我感觉意外,没料到这间小小的庵堂竟然会允许游方僧人挂单?
看着寺中的建筑、佛像、牌匾、对联,我的好奇心大增,我这人有个毛病,每到一个地方总想知道它的过去。前院中,没有僧人的影子,除了来来往往的香客,就是许多胸前挂着一张义工证的工作人员。我向坐在门边的一位老人打听:有没有关于寺院的介绍。老人翻了翻他身边那一大摞书,告诉我现在没有了。不过他很热心的给我做起了向导,向我介绍了寺中的情况。告诉我那位文官就是丞相比干,作为文财神与关羽共保财运兴旺;大殿中端坐在释迦牟尼两侧的是东方佛祖药师佛和西方佛祖阿弥陀佛;那大殿外的抱柱楹联是津门名书法家龚望老先生的墨迹;又向我讲解内修与外修的不同……
和老人攀谈中,我对寺院的建筑流露着赞叹。老人见了兴致更浓,对寺院的未来充满希望,引着我看寺院的结构图,讲解天圆地方的布局。告诉我这里建筑很多已经损坏,不能再用了,政府已经同意维修扩建,每天都有很多人捐款,虽然都不过几块十几块,但积少成多。望着小院,感叹这样优秀的建筑如果损坏了实在太可惜了,我摸摸口袋掏出两百块钱放在桌上。老人显然有些意外,一时看着我没说话,直到我抬腿要出大门他才追了过来,“您留个名字吧。”我摇摇头笑道:“不用了,佛祖会知道的。”后面还有半句:假如真的有佛祖。嘿嘿,这半句我当然不会说出来。“我知道,您在修阴德,不计较,但还是留下名字。”我笑着摇头向外走,老人有些着急,拉住我:“不行不行,您不留个名,人家还以为我贪污了呢?”见他如此说,犹豫一下,想了想,在他递给我的本上留下两个字:流星。他看着点点头,没有说什么,送我走出大门,双手合十邀我以后常来。
出了庙门没走多远,一个小伙子追了上来,“姐姐,看相吗?”我笑着冲他摇头。想来十几二十年前,我也是朋友中小有名气的人物,手相、面相、测字、纸牌,哪一项不是半瓶水晃起来?扇呼的一帮人五迷三道的,素有小半仙的雅号。没想到今天居然有人来忽悠我?肯定是看到我刚才在庵里留了钱。切,本人虽不是鲁班,但在我面前摆弄斧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看看吧,您的面相不错……”被他说得来了兴致,有心逗逗他。“你有相师证吗?”显然他没想到我有此一问,愣住了。看着他脸上变换的颜色,我差点大笑出来。他也不愧是走江湖的,马上反应过来:“姐姐拿我开心呢?看相哪有证呀?”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nanyangjinxu.com/html/sanwen/xo56dudu5tyh0.html
上一篇:音乐
下一篇:梅质兰心话国魂 一代芳华著春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