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心悦目接天山

赏心悦目接天山

中济散文2025-10-12 16:56:40
接天山是大崎山森林公园的一个景区,位于罗田、团风、麻城、新洲四县的交界处。很早听人讲过,此山兀立挺秀、高与天接,崖悬壁峭、洞幽道险,奇松涵韵、古庙传灵,非常向往一游。中秋后一日,我邀约三位同事,登游一
接天山是大崎山森林公园的一个景区,位于罗田、团风、麻城、新洲四县的交界处。很早听人讲过,此山兀立挺秀、高与天接,崖悬壁峭、洞幽道险,奇松涵韵、古庙传灵,非常向往一游。中秋后一日,我邀约三位同事,登游一番,终了心愿。
我们骑乘摩托,从大崎乱石窠出麻城卢家河,沿之字形盘山公路上行,约摸半个小时,到达麻城一个叫芦柴坳的地方,路边一座烈士纪念碑吸引了我们的视线。停车观看,原来是新四军抗日游击第五大队的纪念碑。一个面积约亩多的院子,后面是一栋砖房,前面是一座高碑,院门紧锁,模样相当破旧。据当地一位老人说,这是新四军第五大队的纪念馆。当年张体学在此建立新四军第五大队,旁边的这块大田是练兵的操场。对面山村是团风的胡家山,驻扎国民党的军队,平时相安无事,有一次不知什么原因双方开火了,就在这两边山上用枪炮对攻。老人说,张体学的军纪很严。一个士兵逗小孩玩,不小心走火打死小孩,张体学下令枪毙这个士兵。村里的百姓都向他求情,说士兵其实是喜欢小孩,无意失事,如果枪毙了他,太冤枉了,不如留下他,在战场杀敌立功。张体学答应了老百姓的请求。新四军五大队在这里住了好长一段时间,与老百姓关系很好。
从芦柴坳到胡家山,骑车不过几分钟。接天山就在胡家山垸后耸立云天。将车停放在路边的农家,顺山岗攀登。先是没通过车的机耕路,后是基本完好的古代石阶,两边的坡地都是油茶。石阶直达一座悬崖之下,抬头上望,令人惊叹。刀削斧砍一般的石崖,高达百余米,崖上青松挺拔,岩石隙缝里松栎苍劲,其形特异,其势巍然。太阳从崖顶闪出,光芒四射,白云悠悠,雾气缭绕。石崖昂首向南,俯瞰黄麻大地,宛如护佑一方生灵的天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禁使人神思悠远,留连忘返。
崖高壁险疑无路,岩裂缝狭有石阶。沿接天崖左侧行约五十米,石壁中间居然出现了一道裂缝,其间修建了石阶。石阶忽而直上,忽而转弯,左侧有石柱栏杆围护,右侧石壁上嵌有铁链用作扶手,登攀并不十分吃力。石阶正中,穿越石洞,上下曲折三次,人需弯腰屈背翻身上行。此处名曰“鹞子翻身”,令人拍手叫绝。才翻身上了一个平台,抬眼左侧,一道亮丽的风景扑入眼帘。一尊巨石悬空矗立,高约三四层楼,状如青云之塔。此石名叫仙人石,石下有香客供奉的香火痕迹,石座经烟熏火燎,乌黑油亮。再上一个平台,倏然又是一景。一垒天然堆砌的石岩,奇形怪状,伸出崖壁,里侧一棵古松酷似黄山迎客松,外侧已有一棵古松枯死。站在石岩之上,看脚下悬崖百丈,望远山形如土堆,不禁两股战战,惊若寒蝉。走完石阶,从一间小庙穿中而过,就上了崖顶。
原以为崖顶上尽是岩石,殊不知走近一看却别是一番景象。一片原始松林遮天蔽日,仿佛瑶池仙境。古松一般有合抱之粗,大者需两人合抱。树木不少,即使没有上千,也有数百。树干笔直,上下匀称,数丈无有枝桠。树稍枝叶茂密,形状各异,有平顶如盖的,有灯塔摇风的,有虬龙入海的,有仙人指路的,妙在不可一一言状。
松林之中,赫然有一块平地,青葱翠绿掩映着一座古庙,古朴简陋。此庙名曰“真武观”,是道家神庙。庙里供奉真武大帝,塑像栩栩如生,只是不知匾额上“在中身佛”四个大字如何理解。道观后面还有一座庙宇,色彩艳丽,供奉的是玉皇大帝。一个老道孤身一人看守庙宇,很热情,招呼我们喝水。又指引我们说,后面不远处有太子洞和仙人洞,前面往下走有狮子口,值得一看。
果然,走了几分钟的山间平坦的小道,进了一道比较精致的山门,就看到了太子洞。洞不太深,约二三十个平方,供奉着龙王三太子,幽暗而有神秘感。据说,龙王三太子曾在此躲雨,因而得名。让人不可理解的是,龙王呼风唤雨,怎会躲雨呢?这种传说过于牵强附会了吧!再前进四五十米,又看到了仙人洞。洞口开阔,岩层上不断滴水,内面有一个十分清亮的水坑。洞里很宽敞,可摆四五桌宴席。洞左侧还有一个小洞,可容一人屈身进入。有两个同伴分别钻入,让我拍照,别具韵味。大洞套小洞,明窟藏幽窟,难怪可以修仙。
观赏了两个石洞,我们再上一个小山峰,观看对面的峭壁悬崖。这是接天山北面的石峰,与南面相比,风光不同。只见崖壁斜横,下方石壁陡立平竖,上方岩石犬牙差互,崖顶树木丛生,但不高大。石崖没有裂隙,不可攀爬。再往远眺,高高低低的山峰参差错列,颜色或浓或淡,犹如巨大无比水墨图画。由此看来,大崎山不是孤山,而是群山,其形其势不失为鄂东胜景。
从道观往下左拐,约百十米,就到了狮子口。一块巨大的石板平伸而出,石板上面略显圆形,长满爬山虎一类的植物,很象狮首;石板下面是左右无壁的宽洞,极象狮口。走进狮口,伸手向上,还摸不到上腭。狮口较为空阔,可容数十人歇息。狮口前面是一片竹林,视线封闭。据观中道人说,狮眼就是道观左右两侧的两块乌石,狮鼻就是道观前面石岸上的一块乌石。我们刚才看过,现在根据狮口来联想,真的相象。如果没有道人的指点,即使见过到过,也不会有如此深刻的印象。
走下接天山,我们注意到另一座石峰极其险峻,决定去探游一番。骑上摩托,不到两三分钟,由团风的胡家山转到了麻城的邹家山。问一下路径,几个老人说,那叫罗汉荡,那座罗汉岩很陡很险,你们不可能爬上去。我们以往爬过许多山,当然也攀过岩。听说险要,同事们高兴了,一定要去尝尝罗汉味。
往下走到一条山冲,足有两里路长,过去是梯田,现在荒芜了,成了牧场。再往上走,找不到路,就从荆棘芭茅中穿行。经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罗汉岩下。罗汉岩是一组石峰,有高有低,有大有小。巨石高耸,少有缝隙。我们相互援手,相互鼓励,仔细寻找合适的路径,齐心协力向上攀爬。几次眼看要放弃了,但还是找到了罗汉的破绽。我们足蹬岩石的凹凸之处,双手紧拉石隙中的荆丛,使出浑身解数,尽管汗流浃背,皮破血出,还是爬上了四道石峰,等于攀到罗汉的脖颈了。最后只剩罗汉头了,但功亏一篑。罗汉头的岩石巨大无比,没有任何可供立足援手之处,无从攀爬,只有放弃。原路险绝,只可上不可下,不能从原路返回了。我们小心翼翼地找到另一侧的缝隙,连爬带滚,好不容易才下山。
自备水喝完了,干粮吃完了,汗出干了,我的照相机电池也用完了。一天的艰辛,一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