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坎坷路上,他不息地歌唱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的一天,一位英俊的小青年从雷州前往高州投考大学(那年有几所大学同时在高州设考场招生)。这位得人资助赴考的小青年,名叫戴明光。就是此次赴考,他由一个农村苦学生得到金榜题名,成为中山大学文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的一天,一位英俊的小青年从雷州前往高州投考大学(那年有几所大学同时在高州设考场招生)。这位得人资助赴考的小青年,名叫戴明光。就是此次赴考,他由一个农村苦学生得到金榜题名,成为中山大学文学士。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雷州纪家中学一教室,一位身体瘦削,但气度不凡的长者出现在讲台上。这位解惑授业的长者,就是戴明光。他结束了在农村长期的躬耕生活,应聘到了纪家中学,重执久违了的旧业。
从一位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赴考小青年,到一位饱经风霜、历经生活磨难的长者,他在数十年的得失荣枯和万千里路的坎坷人生中,仍怀着对新生活的向往,保持着一个歌者的真诚本色。
他的故乡是雷州纪家镇包金村,那是位于北部湾畔的一个穷村庄。故乡的红土地,产生了他的诗魂;碧波中晃动的帆影,寄托着他的愿望;而淳厚质朴的乡情,父老乡亲的期望,孕育了他的憧憬。即使是在日寇铁蹄践踏神州的岁月,或是身陷囹圄、远放内蒙的日子,或是归居田园的时期,他都怀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家乡、对生活的深沉恋情,用自己的诗笔,顽强地追求,不停地歌唱!
他告别故乡,离开雷州半岛,在粤北求学的时候,神州的烽烟四起。他望着欲归不能的故乡,想念着关山阻隔的亲人,极其憎恨日寇给雷州人民带来“三县灾黎馀泪血”、“生命惟随缘,到处皆腥膻”的惨景。投荒他乡,生活困迫,他不得不“脱我身上衣,易彼两餐钱”,但他仍忘不了“引领抗歌喉”,高歌“但得余生存傲气,此心断不落尘埃”,永远心雄志壮,追求理想,向往光明。
终于,他迎来了祖国的解放。当他走进新生活的时候,却身不由己,被人罗织,单身被远放天苍苍、野茫茫的内蒙古。他冒雪凌霜,志存高远,吟唱“一缕微衷绕太阳,天涯到处有风光。红花系得青春在,重写人生第一章”。妻离子散,边地苦寒,他把个人的不幸和痛苦置于身外。塞上十年归,他在“深喜家乡容貌改,鸿猷到处发辉光”的故乡,荷锄躬耕,仍挥笔不辍。
春风杨柳,蓝天白云,生活是多么的美好;一腔热血,壮志未酬,他盼望有一个纵横驰骋的疆场。“三十多年负屈身,一朝昭雪蠖全伸”,他的冤错案终于得到了平反,半生冤屈的阴影烟消云散,他重新回到了魂牵梦萦的遂溪县第一中学。夙愿能遂,他忘记了身上的伤痕,又唱出了一曲曲新的赞歌。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作为饱经风霜、历经生活磨难的诗人,他对此深有感悟。为此,他在自己坎坷的人生路上,始终充满乐观的情绪,向往美好的明天!他没有愧对明天。两本先后由花城出版社和中华诗词出版社出版的诗词集《明光吟草》和《明光吟草
续集》,是他数十年来的心血结晶。读着他的一首首作品,我们可分
明触摸到他那颗火热的赤子之心。
已故的原中山大学老教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黄海章生前读了他的诗词作品后说“在中大毕业同学中能写出这样的诗来的,实在不多。”黄海章教授还作诗寄赠他,其中一首:“如画江山任卷舒,自将健笔写新图。一樽相属非容易,万劫重重胜老夫。”这是对他坎坷人生的最好评价。
“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了!”这是泰戈尔的名句。作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和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的戴明光先生,在坎坷路上踏雪履霜,苦苦追求,把个人的不幸化为点缀祖国春天的山花,飘送着一缕缕清香。他现虽年届九十,但他仍用诗笔,用满腔的热情,坚持在雷州大地上引吭高唱!
2006年8月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nanyangjinxu.com/html/sanwen/x8o5us5uuhyy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