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摊太医歌

跑摊太医歌

巧捷万端散文2025-04-23 01:27:00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川南乡间,七天赶一轮场。每逢场期,总有二三汉子,气宇轩昂,目光炯炯,脸红筋胀,颈缠乌梢蛇,手握红婴枪,或提一把明晃晃的大刀,腰拴红布条条,场头场尾,黄葛树下,摆摊子,扯圈子,耍武艺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川南乡间,七天赶一轮场。每逢场期,总有二三汉子,气宇轩昂,目光炯炯,脸红筋胀,颈缠乌梢蛇,手握红婴枪,或提一把明晃晃的大刀,腰拴红布条条,场头场尾,黄葛树下,摆摊子,扯圈子,耍武艺,卖草药,卖膏药,卖乱七八糟的草草根根和无数红蛇乌蛇青蛇泡得黄汤汤的药酒。大人娃儿都称其为“跑摊太医”。汉子身边,总围了一层又一层的男女老少,总追着一大群娃儿,一如今日粉丝之于明星。卖草药、膏药、药酒的汉子,很会耍嘴皮子,抑扬顿挫,长呼短喝,口若悬河,唱些让大人娃儿羡慕得很爽透周身的四言八句之类顺口溜。今天回味起来,我以为完全是上等的诗歌,兹抄录一首,以飨城里长大的娃。

(抱拳)兄弟来到贵码头,(击掌)来干啥?宣传毛泽东思想,顺便卖点,草草药,面面药,水水药。诸位父老乡亲,千万别小看了这点——草草药!面面药!水水药!(拍肚)这些药!十三岁那年,兄弟我随同师傅去到那颤颤威威的昆仑山上,采来了这些药。(击掌)这些药,专治——拽拧闪揪,内疾外伤。头昏脑胀,气短心慌。脑壳长癞子,脚板心生疮。上吐下屙,脚巴手软,补气又补血,滋阴还壮阳。(击掌)这些药,特治——女人红崩白带,月经不调,梦多觉少,气血虚弱。无精打采,面色苍白,不孕不育,情绪低落。(击掌)特治——男人腰酸背痛,阳痿早泄,黄毛耷须,黄皮寡瘦。遗精滑精,精稀精少,举而不坚,坚而不久。(击掌)吃了这些药——包包见血,滴滴封喉,有病治病,无病延寿。清热散寒,止咳化痰,打屁通泰,屙屎凉快。大人娃儿,男子婆娘,老少皆宜,医百病当炒小菜。啥子?你问我姓啥名谁?(抱拳)走州过县,乡头街上,站不改姓,坐不更名,兄弟姓周名围,你们就叫我小名周围。(抱拳,击掌)这些药——一吃就灵,百吃百灵。吃一包不灵,吃二包。吃二包不灵,吃三包。吃三包还不灵,日我周围的妈,日我周围的先人板…………

歌词还有许多,版本略有差异,都带点颜色,略加了些酱醋油盐,都经过若干拥有幽默诙谐艺术脓胞的民间野人改编。今天的人们说来读来,大可以斥之无聊。
那些年月,每每传唱,众人总是那般兴奋,那般愉快,那般欢畅,而且不断修改,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以大体相似的版本,于民间口口相传。这些段子,多为笑谈,然而它贴近生活,亲近百姓,活在底层社会的人乐于接受,充盈着康健的活力,洋溢着浓厚的原滋的泥土味道,反映了那时乡间百姓生存状态之一种,也反映了那时民间大众娱乐休闲之一种。
旧事回首,并非不堪。二三十年过去了,光阴流走,日月依旧,总让人想起那些乡场,那些乡场上满目疮痍的黄葛树丫枝。黄葛树下扯圈圈的跑摊太医的眉飞色舞,也总是历历在目,挥之不去。那些跑摊太医千辛万苦兜售的那些草草药、面面药、水水药,对于少有进诊所打洋针吃西药的乡下人来说,吞了绝对不会出人命,说不准,一不留神就要见些奇效。他们并不是吃胀了消化不了来为众人找乐子,他们凭借着三寸如簧巧舌和手里的几剂偏方,在为自己和婆娘娃儿的肚皮努力地游说江湖。
2007年2月21日于七峰岭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