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那些日子(1):写在前面

记忆中的那些日子(1):写在前面

考风散文2025-04-18 05:38:06
周末的晚上,忽然没有了电视的信号,拿起书来,沉浸其中,是记录30位教师专业成长的书籍,张万祥老师和万纬编的,阅读的速度很快,感受着书的一缕馨香,感觉在他们的成长记录中感悟了很多,等到放下书卷准备入睡的
周末的晚上,忽然没有了电视的信号,拿起书来,沉浸其中,是记录30位教师专业成长的书籍,张万祥老师和万纬编的,阅读的速度很快,感受着书的一缕馨香,感觉在他们的成长记录中感悟了很多,等到放下书卷准备入睡的时候,却发现已经进入了久违的回忆之中,曾经的点点滴滴,一幕一幕在脑海中翻腾,如此地清晰而美好,怎么不再一次步入其中,感受自己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呢?忽然就有了一种冲动,一种走进回忆的冲动,一种倾诉的欲望,对!走进记忆,搜索记忆中那些片段,让生活在自己的敲击下重现,不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吗?
可是真的想下笔的时候,好像不知道该从何写起,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题目,甚至不知道都该写些什么。只好忠实于自己最朴素的最原始的方式,用零星的记忆和平淡的记述走进曾经的岁月……(暂时起名为《记忆中的那些日子……》,以后想到合适的再说。)
(一)
还是从自己的童年说起吧,记忆中的童年是贫穷的,姊妹五个要靠身为工人的父亲和母亲微薄的工资维持,没有几件新衣服,大多都是两个姐姐穿过打下来的,没有吃过什么好吃的,印象中一直到了初中好像才第一次吃了香蕉,童年记忆中奢侈的事情好像就是每次父亲出差回来,能够得到一点带回来的什么特产,可是往往分到我们五个手中的时候,已经是非常非常的少了,依稀地记得大姐悄悄地偷吃了二姐分得的一小块山楂糕,闹得父亲为此大动肝火,依然清晰地记得一个春节的前夕,自己为了能够偷偷地吃一块母亲刚刚炸出的豆腐,悄悄地溜进厨房,在豆腐刚刚进口的时候被突如其来转回厨房的母亲的声音吓得变了脸色,可是依然可笑而固执地推着房门,匆匆咽下了那时眼中十足的美味,就此,在姊妹五个中,落得个“小馋猫”的美誉。
那个年代,对吃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尽管在父母的努力下,我们没有经受过饥饿的煎熬,可是却有着与吃相关的很多记忆……
那是暑假时经常去乡下的姨妈家,姨妈家里有七个孩子,仅靠一些薄地维持,比起我们家的日子更加艰辛,记忆中,每次去姨妈家,她总是单独地为我烙上几张白面的薄饼,放在只有姨妈知道的地方,吃饭的时候再变戏法似地拿出来,惹得和我几乎同龄的小表姐馋得几乎流口水,有一次,小表姐不知怎么知道了姨妈藏匿的地方,偷偷地吃了一个,却被细心的姨妈在清点数目的时候发现了,姨妈生气地打了小表姐,至今回想起这些镜头,依然可以感受到当时小表姐的委屈的样子和自己面对姨妈生气的困惑和不解,在那样的年代,姨妈是怎样地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她的一份浓浓的爱呀,如今姨妈和我们已经阴阳两隔,慈祥而美丽的姨妈在经历了半年的肺癌的苦痛折磨之后,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而我的脑海中,依然永远镌刻着那个永远年轻美丽而慈祥的姨妈的样子。
那是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我的生日到了,按照习惯我可以得到母亲煮的鸡蛋,那可是那个时候很高的待遇了,没有想到的是外公在那天买来了对于我们来讲非常奢侈的糕点,奇怪的是一点也记不起当时吃的是什么糕点,却对它的包装记忆犹新,是那种用黄色的纸包起,外面盖上一张红色的纸,用纸绳捆绑的方形,记忆中,那个时刻我简直成了一个最最幸福的公主,拽着外公的衣襟跳了好几圈,惹得姐妹们羡慕地看着我,等待着和我分享那一包富有诱惑的糕点,我也因此成为姐妹们心中外公最宠的孩子,直到外公90岁寿终正寝的时候,我也成为他老人家临终时守候在他身边的人,被所有的亲戚称之为外公“得济”(谐音)的人。
还记得一直被父亲和母亲当做笑话来讲的一个故事:只有五岁多的时候,我去乡下的舅爷家做客,记忆中的舅爷家房前有一棵非常繁茂的树,后来才知道那是一棵桑葚,舅爷家有三个儿子,在当时的农村有着充裕的劳动力,日子也比很多农家富裕一些,在这里白面的薄饼全家都可以吃到,尤其是一家的大男孩,众星捧月似地呵护着我这个小女孩,那些日子,感觉像生活在天堂,不由得助长了娇小姐的脾气,一个大雨如注的午后,一觉醒来,忽然特别想吃烤红薯,舅奶拗不过我,只好披上塑料袋(当时就是简单的雨衣),冲进雨雾中,正当舅奶在地里挖红薯的时候,在地里看地的舅爷远远地看到模糊的影子,因为是猪来偷吃,就吆喝着制止,舅奶气愤地骂着舅爷,“你个老东西,不看看是谁,就吆喝!”
自此,这件事就被当做笑话在亲戚圈里广为流传,而我在吃着美味的烤红薯时也是笑得直不起腰来。
真的,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我却感悟到浓浓的亲情,姨妈、外公、舅爷和舅奶都已经陆续去世了,可他们的爱,他们的音容笑貌却却一直在我心里,感动中不觉眼泪已经溢满了眼眶……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