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向东走甘肃[5]](/static/assets/images/nopic.gif)
由西向东走甘肃[5]
当晨曦缓缓照进窗时,我们依旧在睡梦里畅游。这在我们结伴出行以来是很少有的场面。并不是闹钟忘了忠于职守,也不是我们依恋着温暖的床铺。这是我们旅途路上一个晴朗的早晨,但也是我们身处的土地上意义非凡的一天。
当晨曦缓缓照进窗时,我们依旧在睡梦里畅游。这在我们结伴出行以来是很少有的场面。并不是闹钟忘了忠于职守,也不是我们依恋着温暖的床铺。这是我们旅途路上一个晴朗的早晨,但也是我们身处的土地上意义非凡的一天。当所有人准备欢庆一个盛大的节日时,我们也随之放慢了自己的节奏,在到处洋溢着快乐与闲适的氛围里把启程的时间稍稍调后了一些。今天是国庆日,是伟大祖国的六十周年华诞。全国各地都开展着精彩的庆祝活动。所有的人们在忙碌了大半年后也可以轻松的迎接这长假,给自己一段悠闲的时光。十年一度的盛大阅兵更会给节日带来纷呈的热闹场面,用钢铁的躯壳和高尖的技术展示着祖国的强盛与发展。我们无法在电视机前亲眼见证这一切,却依旧从清晨的宁静里感受到激情的前奏。就这样,我们虽然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还是给司机师傅多留了些休息的时间。我们也得空在清晨几乎空无一人的街道走一个来回,再在不起眼的小吃店里用烫手的豆浆和水煎包填饱肚子。昨天在嘉峪关买的一斤枣子还有路上剩下的半袋德芙也被我们收在包里。我们收拾停当,站在镜子面前一照,俨然精神百倍,活力十足,对付张掖一天的野外活动该是绰绰有余。张掖的景点和前几日不同,以自然风光为主。我们没有时间去远处的七一冰川,只给自己安排了马蹄寺和丹霞地貌的路线。在经历了三天沿着长城的跋涉,让城墙淡出我们的视线一会儿,或许会有不同的感觉。
八点半司机师傅来到门口。昨天半夜把我们从火车站带回来的路上,他便和我们已经谈在一块儿。别看他人长得五大三粗的,其实是个实实在在的南方人,还和我们是同省的老乡。当年他随着父母来到这里搞地质,也就把家安在张掖。与嘉峪关的司机不同,他依然有着深深的思乡情节。今年上半年的时候还组织了兄弟姐妹们好大一家子来了个长途自驾还乡之旅,对那青草依依,河巷交错的南方土地向往不已。他说等过一阵子不想在这里待了就回到泰州老家去,还是做出租车司机,也可以和妻子在那里颐养天年。至于儿女嘛,他笑笑,年轻人哪里都可以发展,随他们自己好了。谈笑间,我们在市中心的鼓楼转了个圈,停在大佛寺的门口。
张掖在宋代是西夏的领地,河西四郡当时都在西夏人手里。党项人以超级顽强的生命力在宋和金的夹击中生存,并将自己的地盘越阔越大。崇尚佛教的他们也大兴佛事。在西夏的土地上曾经林立无数教政合一的寺庙。大佛寺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座。当年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做“迦叶如来寺”,寺中供奉释加摩尼的涅槃像,主佛与北京香山的卧佛寺如出一辙。然与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香山卧佛寺不同,清晨的大佛寺却是幽静且平和。我们踏着清风走进并不宽敞的大门,从门口牌坊上射下的淡淡光辉犹如云端诸佛遗下的九天佛光,漏下莲花座,潺潺润泽人世间。殿前香炉里刚刚绕起的徐徐青烟,盘旋在无人问津的殿口,似乎将天界的飘云也借了下来,等待着涅磐的佛起身西去。这般清修场景让我们也不自觉地放轻脚步,绕着殿前殿后仔细的欣赏。殿前左右两侧墙上有砖刻的浮雕,笔法古朴,颇有西域特色,估计是党项人的原作。左边的刻画已然斑驳不已,但残缺而不失其画骨,端是名家的手笔。趋身入殿,与殿外的明亮相比较,店内昏暗很多。一进门那传说中的中华国土上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便占满了所有的视野。等眼睛渐渐适应,才分辨得佛头,佛脚的所在。当真是大得可通天地,只是用肉眼根本无法尽收眼底。佛是右胁而卧的姿态,佛体极为修长,左手轻搭在体侧,佛袈裟下现出丰腴的双脚,在黑暗中轮廓分明。本是金妆彩绘的卧佛如今已经褪去大多的色彩。金色的部分氧化成了黑色,鲜艳的红色也浅了很多,绿色和蓝色倒还顽强地附着着,隐约能看出当年的辉煌。我们沿着佛身向佛首走去。来之前Catty早就听人说这尊佛,最灵的莫过于那微合的双眼。无论站在佛前什么位置,都能感到佛双目的注视。在佛首的前面,那和蔼而平视的目光让人遍体都沐浴着一种无可替代的祥和;在佛身前,那眼神变得遥远却更明亮,似乎在指引着人们走往佛所在的方向;而在佛脚边,那眼神更是遥远得无可仔细辨析,却非常的锐利,让人们无法脱离佛的法力而为所欲为。佛涅槃之前,他所感受的不是生命之火的渐渐衰弱,是清明心境中更加敞亮的悟性。所以,当这些感受从眼神中流露出来时,依旧让世人有着自我醒悟的引领。但,终究绝大多数的众生都迷失在尘世之中,即使佛的弟子也不例外。佛身后靠近屋顶的一群浮雕刻画出弟子们在他涅槃前的表情。七十二弟子,表情各异,愁伤哀苦都画在脸上,唯有中间的一位弟子脸色平和,似乎还带着微微的笑容。这才是真正的悟道者。佛不会因为涅槃而离众生远去。恰恰相反的是,他会在大极乐里不生不灭,脱离本有的生死轮回,该是更快乐才是。来这里参拜的人们更应该体味着人生所在的意义,而不是生老病死的无奈吧。
由于是西夏的皇家寺院,这大殿中颇有几处和寻常寺院不同的地方。卧佛的头部侍者是帝释天,脚部的侍者是大梵天。他们分别代表西夏王与后的替身在佛前侍奉,也表明了西夏人无论地位事佛虔诚的传统。大殿的两侧廊下供奉着十八罗汉像,法身威严。在殿角开头的降龙罗汉手里并没有拎着一条青龙,只是用铜铃般大的眼睛瞪着面前的柱子。循着眼光看去,柱子和屋檐交错的角落里,一条青龙正在张牙舞爪,翘胡瞪眼的对着罗汉,似乎要逃,又不愿离去的模样。只因这寺院是皇家所有,所谓真龙天子,若要被罗汉降服也就失却体面。故此建寺之人将这坐像改动一下,皆大欢喜。这样媚上的做法在寺院里出现也实属无奈。清修之地染了权势的尘埃,要做到无欲无求,无生无灭,恐怕也是黄粱一梦。所谓真修不过是世人给自己的一种寄托,能否达到无论地点,无论环境,由心而发的上上乘境界,自己也说不清楚。
走出正殿,我们往后殿转去。虽说这寺庙无处不透着皇权,高贵的气氛,后面几间大殿却殿高屋深,古意盎然,佛香袅绕,也颇显释家禅意。我们在其中随意游走,殿内殿外,阶上檐下,墙左门右,树前柱后,都弥漫着让人心境清澄的味道,透入躯体,直达心底。从殿的一角探出头,一缕阳光霎时间将整个人包裹在温暖与明亮之中,宛若身处莲台的净土上,不见身侧的俗世纷繁,不想心里的欢乐忧愁。闭上眼让这光将躯体彻底的洗透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nanyangjinxu.com/html/sanwen/xoddu5iosty0f.html
上一篇:著名画家张石鸿先生印象记
下一篇:妈妈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