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川释怀》之二武侯祠、杜甫草堂

《入川释怀》之二武侯祠、杜甫草堂

无角龙散文2025-03-23 23:48:37
8月5日晴同易公游成都武侯祠、杜甫草堂是非常惬意的事情,易公毕业名校,当过兵,做过新华社记者,辞职后通过辛苦打拼,现为知名富商。他为人低调,衣食住行不显山露水,一通教书先生做派,对成都名胜口若悬河,议
8月5日晴

同易公游成都武侯祠、杜甫草堂是非常惬意的事情,易公毕业名校,当过兵,做过新华社记者,辞职后通过辛苦打拼,现为知名富商。他为人低调,衣食住行不显山露水,一通教书先生做派,对成都名胜口若悬河,议古论今分析头头是道,与易公游成都为导游无法比及耳。
武侯祠乃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宇。诸葛亮于刘备危难之际出而辅佐,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定三分天下之大局,然多次征伐二出祁山,思一统天下,壮志未酬身死五丈原军中,留千秋万代之《出师表》,后人在武侯祠留下了“二表酬三顾;一对定千秋”“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的忠义颂联,也留下了“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的思考联,提醒后人消灭敌人时要用谋略攻心为上,审时度势分清事态轻重缓急才不会做出错误判断,后人治理川蜀时,要以此为戒。易公说出此联深刻寓意,对治国、经商都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相对于武侯祠的热闹与金碧辉煌,杜甫草堂则显林中幽静,潺潺流水绕堂而过,长廊曲折通幽,杜甫当年来到成都时,觉得成都景色宜人,他看上了浣花溪旁的一块宝地,便在此建了一茅草房居住,写了不少诗歌,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也是他当时困境的写照。“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的这首诗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所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的情怀是一致的。

武侯祠的蜀汉丞相诸葛孔明忧国,望一统江山。杜甫草堂穷困潦倒的杜工部忧民,思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心境。
易公说自古文人多入蜀。因为这片土地孕育了独特的巴蜀文化,李白在这里抬头望月;杜甫在此仗剑怀乡;三苏、陆游吟诗作对,文人武将辉耀着这片浪漫的大地,几多盛衰悲欢,都铭记在这青青翠柏、风雨楼台、暮鼓晨钟里……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