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声地说一个悄悄的话题

高声地说一个悄悄的话题

感人肺肝杂文2025-10-25 02:02:37
中国社会三个最优美的词让当今的国人给糟蹋了,为了不使第四个词受辱,特在此进行一番义愤填膺之名正。这个词便是:包养。思绪起源于前不久一位富婆对一位诗人的包养。此事一出,让国人大跌眼镜,叹息者有之,反对者
中国社会三个最优美的词让当今的国人给糟蹋了,为了不使第四个词受辱,特在此进行一番义愤填膺之名正。这个词便是:包养。
思绪起源于前不久一位富婆对一位诗人的包养。此事一出,让国人大跌眼镜,叹息者有之,反对者有之,鄙薄者更有之。有据那位富婆讲,做出这样的选择,她是经过认真的思考的,更非有意炒作。一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二没有报出自己的公司名,三事先没有见过这位诗人的面,四平日里就对高雅的诗歌特别喜爱,五真正认定了对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真正诗人,六手头有经济能力供养对方安心地进行文学创作,七包养并不出卖身体,八自己的思绪与情感很正常,九中间没有任何人或单位的间入或操作,十……估计有吧,只是眼下本人还不知道罢了。
对此,本人是大加赏,并举起十个脚丫子欢迎的。只是一生无幸,为遇不到这样一位懂诗歌,爱文学,有能耐,会经营,淡薄金钱,追求精神,卑视世俗,反对传统,挑战陈规,勇于实现自我价值,漂亮又纯洁的好女子而深深懊悔,枉为了这一世的男人不已。不,更悔为了一辈子文,写了半辈子诗,把崇高的精神境界当作终身的追求而执着不懈的一个无能无用的男人。如果这个是非混淆,黑白颠倒,文学退位,金钱至尚的世间真的还有另一位伟大的女性(无论她漂亮与否,年青与否)敢大胆地站出来,高喊一句“我想包,谁愿意?”,那么,我将倾尽全力,不顾头破血流,身败名裂,弃妻儿,虽父母,离友朋而义无反顾,不择手段地去博得她的芳心。
因为这并不丢人,相反,这是现代人观念开放进步的证明,也是文明社会公平互助的趋势,更是和谐家园一种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不是吗?特定的体制决定特定的生存方式,国家可以包铁路、航空,政府可以包电业、通迅,地方可以包权力、制度,领导可以包财物与员工,文学成没人管的流浪弃儿了,诗人潦倒落泊了,富人不可以凭自己的爱好,出来发一发慈善之心关爱救济一下吗?
著名作家或自信地沿街乞讨,或自愿让女导演二十万买房了,闻名天下的影视名星公开包养的身价了,革了一辈子命的老艺术家明着里嫖娼狎妓了,人民的公仆大胆地以色诱官了,高贵的导演公开凭色取人了,富翁大亨更是登报要娶三宫八院成群扎堆了,你让一个饿得只剩下胴体与睾凡的诗人怎么生活下去?写作下去?中国的诗歌还能不出现断层或绝代?梨华诗能不像哈啦子一样哗啦啦地往下掉吗?
再说那富婆(说富姐其实更准确点),正值青春年妙的华龄,有钱不愁生计,有房子不怕房价攀升,有车不去羡慕权贵,有情感突然或长期激动起来,正好就遇着了个有才还华,年轻又桃花盛开了运的诗人了,那点崇拜文学的心思,就让人家那么永远地憋闷着不发泄一下?面对这一高雅、脱俗的追求与爱好,说白了谁能不给予正视,不给予特别的敬重与击掌三叹?谁能否认这番高贵的精神追求与雅洁的心境不胜过那人面兽心的下三滥的吃喝嫖赌?
咱们教育部办中国这么大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够,还要动员全民及各级政府的力量勉强去办(虽然部长又说了,即使教育投入不足,也不能乱收费,但没说不可以收费呀),好多企业要倒闭了,行业快不行了,又是国家投资,又是政策扶持,好像亲爹娘老子即将呜呼哀哉一般。京剧僵化死板,早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却也要拨巨款去扶救补给,国民素质蒸蒸日下,谁也无于衷,纯文学一落千丈,无人来管,民间情歌一声唱高一曲,却被学院那些专家教授之流视为不登大雅之堂,只配下里巴人哼唱的山俚野曲,超女帅哥比赛一场暴满又一场,帝王才女佳人戏一夜一夜地上了黄金频道。农村民办教师的公资每月只有一百五十多元,咋去培养祖国的下一代?北大教授的工资养活不了家口,咋来研究古典文化?人家一弱女子想振兴一下诗歌,给文坛一个更宽敞、更广大的天地,用自己的辛苦血汗钱支助另一个正直无私的诗人,犯了那门子的错?丢哪一辈祖宗的脸了?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这是古国自改革开放后,振兴前进的一大时尚。从改革初期小心翼翼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如今红红火火的GDP增长,没有钱,哪个国民愿意听你的教诲,齐心协心地拥护你,心无旁骛地热爱你,为你涂紫抹粉,歌功颂德,鸣锣开道?更不说高雅圣洁的诗坛早就少人在那里赤裸裸地引吭高歌了。
一个古老的大国,没有什么都行,就是不能没有诗歌,没有文文的那个化。不,有了文诌诌的那个化,没有诗歌还不行。不是有人说了嘛,诗歌是文化之昆仑,昆仑山上那巍峨屹立的珠峰,珠峰上那颗熠熠的皇冠;是泱泱大国的立身之本,挺直之骨,奋进之力;是十几亿公民赖以自豪与自信的唯一法器和法宝。如果把它给遗失了,或冷漠地摒弃了,那不啻于国土让俄国人给侵占了,政府让英国人给殖民了,人民让日本人给奴化了,妇女让美国人给强暴了。这位富姐急民族危难之所急,想国民之所想,为诗歌而诗歌,拯救千年文化于一壮举,慎重地作出了这样高明、伟大而艰难的选择,我们不应该以手称额,扬眉吐气,“弱冠相庆”吗?
要知道,包养不等于不平等,不平等不等于投靠,投靠不等于下贱,下贱不等于不要脸,不要脸不等于不要诗。诗歌之命正千钧一发,危于旦夕,吾等文化爱人岂能坐山观虎,熟视无睹?
包养更不等于包二奶,养二爷。就是等于了,也比养几个奶几个爷位强,多少个奶也难写出高雅的诗来的。奶与诗根本就不在同一个等级上,这是世人共知的道理。二奶二爷也是国民,国家不屑不养,富起来的佳人却特青睐并要养,谁人能管得了?最多也就是税务部门知道了她可能年收入达十二万以上,下个通知,让其主动纳税而已。即使真的包养了这位二爷,你也不能把她怎么的。给穷困无助的文化人一口饭吃,在任何社会都不是罪过。开窑子的你不查,偏要来管我这养诗歌的,这理即使到了奴隶、封建时代,也是说不过去的。
试想,如果全天下的富姐、富婆(或富哥、富爷)都能把全世界受苦受难,流浪可怜的诗人、作家、作曲家、戏剧家、画家、音乐家等一帮穷鬼都包养起来,让他们安安心心地,舒舒服服地挥笔、吟唱,弹奏,哈哈,还会有那路遥的早逝,史铁生的窘困,那个想出书的招摇裸奔吗?何愁古国的文化不发达,不兴隆蓬勃,不百花盛开,万紫千红?推动现代化的建设一日万里地向前发展?
清白无邪的“小姐”被人糟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