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喝酒·抽烟

吃饭·喝酒·抽烟

外候杂文2025-04-10 11:54:25
老同学聚会,陆陆续续来了十人左右。聚会发起者是一位小有成就的老板级同学。席间,不免推杯举盏,聊的热热乎乎。七碟八碗各色菜品点了满满一大桌,红酒、白酒、啤酒都上齐全了。酒酣时,各自都抢着介绍自己这些年的
老同学聚会,陆陆续续来了十人左右。聚会发起者是一位小有成就的老板级同学。
席间,不免推杯举盏,聊的热热乎乎。七碟八碗各色菜品点了满满一大桌,红酒、白酒、啤酒都上齐全了。酒酣时,各自都抢着介绍自己这些年的成功和失败之处。有做了公务员的,有做了小领导的,有做了小生意的等等,唯有这位老板级的默不作声,只笑着听我们吵闹。
待到聚会散时,已经晚上十一点多了。桌上一片狼藉,菜没吃多少,倒是酒瓶七零八散,摆的到处都是,空烟盒足足有五六个。半醒的扶着半醉的,滴酒未沾又有驾照的负责开车送人。
大家一哄而散离席,只有我们那位老板级的同学,招呼服务员把剩下的菜分样打包,还有剩下的半瓶酒,塞上瓶盖也一同提上了。有一公务员同学问:“社会这么好,谁还缺这点菜,就这你还打包?都是几百万的老板了,咋这么寒碜?”老板笑了笑:“都好好的,丢掉可惜了,记得咱们上学那会儿吗?多困难啊,好几个月也上不了一次馆子,那时候谁吃过这么好的菜,想都没想过吧!”公务员说:“那倒是,可现在都什么时代了,尤其象你这种身份的人打包,也太不合时宜了。”老板继续笑着说:“知道瑞士吗?是全球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但我从报上看到,瑞士人处处勤俭节约。我们的生活远不及瑞士人,可浪费的行为随处可见。就说今天这些菜吧,都是自己的钱买的,吃不完就扔掉,多可惜啊!自己买的自己打包带走,我并不觉的难为情。”公务员听后老板这一番话,再不做声了。
这只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平时无论朋友聚会还是同事相邀,每次本来十个菜就够了,可总要多点那么五六个菜,这样似乎才显得出东家大方,如果菜量刚刚好,大家就认为东家吝啬。如此一来就形成一种习惯,每次就餐一定要多出实际菜量几个菜才行,哪怕是最后吃剩下扔掉,也在情理之中,“浪费”两字几乎无人提及。
喝酒也一样,少喝对身体有益,过量了伤身体。虽说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酒桌上依然劝酒成风。一圈一圈地猜拳,小杯大杯的喝酒。本来这个人三两的酒量,总要劝到他喝半斤才肯罢休,谁要不喝,好像显得不够朋友。很多次饭后,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喝晕,严重者连路也走不成,需要两三个人架回去。
前段时间,有个小城出了几件因酒而出了人命的事情。一件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平时嗜酒,有一天,因为家事心情不好约了几位友人喝酒,回家后一醉不起,当天晚上就没抢救过来,丢下妻儿孩子甚是凄惨。另外一件,是一位特别有才能的领导,平时性格豪爽,给老百姓办了不少实事,口碑很好,不料在一次酒后上楼时不慎跌倒,摔伤脑部去世,送埋时群众泣不成声,可谁又能唤回他的生命呢?还有一件,是某单位聚餐,一位平时有心脏病的职工,经不住同事劝酒,连饮几杯后顿觉不适,来不及说一句话就从椅子上滑落下去了,真的让人痛心。
酒喝多了确实不好,可我就一直不明白,世俗陋规怎么就破不掉呢?能不能给每个饭店下一条禁令,每桌饭限制酒量,这样岂不是更好?还有烟,真正的百害而无一利,可就是没办法限制。有些公共场所并不明令禁止,个个腾云驾雾,能不能也出台一个强制措施,在公共场所和餐馆禁止吸烟,这样对吸烟者自己或周围的其他人都是一种保护。
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节约一点并不是羞耻的事情。人的健康更重要,吃好一点,喝少一点,把烟盒干脆扔掉也不是坏事。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