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椿蹦”

再见“椿蹦”

访旧散文2025-07-24 22:59:27
今年端午节后,在门前一棵香椿树上又看见了久违的“椿蹦”。它们色彩如蝴蝶,身体是明艳的红色,上面不规则地点缀着醒目的黑色圆斑。翅膀却是另外一种颜色,底色是一种偏暧色的灰,上面也点缀着黑色圆斑。透过翅膀,
今年端午节后,在门前一棵香椿树上又看见了久违的“椿蹦”。它们色彩如蝴蝶,身体是明艳的红色,上面不规则地点缀着醒目的黑色圆斑。翅膀却是另外一种颜色,底色是一种偏暧色的灰,上面也点缀着黑色圆斑。透过翅膀,依稀可见它艳丽的体色。
它静静地趴在树上,像一朵朵雅致的小花;当它展翅飞起时,那就疑似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了。只是它的翅膀是硬翅的,不能像蝴蝶那般舞姿蹁跹。它是生活在椿树上的一种昆虫,乡村有几种叫法,比较通俗的叫做“椿蹦”,学名叫斑衣蜡蝉,属于同翅目,蜡蝉科。也有叫“花豆娘”、“花媳妇”、“花大姐”、“椿姑娘”的。黑白点的是1-3龄若虫。红的是4龄若虫。蜕皮后就变成会飞的成虫。还有的地方人们管它们叫“花媳妇儿”。椿树上较多,也叫“椿媳妇儿”。当然也有的地方称七星瓢虫为“花大姐”。“椿蹦”除了在空中飞,其他的活动方式就是蹦。
看着“椿蹦”往前一蹦一蹦的样子,煞是有趣,勾起了我童年的许多趣事,想起那些知了、蟋蟀、蝈蝈、螳螂、蚂蚱、天牛、蜻蜓、蝴蝶……因为它们,遥远的童年一下子变得奇丽而生动起来。这其中,“白胡子老头儿”算是较奇特的一种了。它的奇不单单在于它的怪模样,而在于它独特的“伪装”本领。记得小时候刚到夏天,在椿树附近,许多被我们称为“白胡子老头儿”的昆虫就出现了,头部白色,身体仿佛穿着黑底白点的铠甲,有两条长长的的触须,那时我们就管这些幼虫叫“白胡子老汉儿”。记得奶奶还给我们讲过这样的童谣,“白胡子老头装样子,当头给它三棒子。小时候,幼时的小伙伴们常常在门前的椿树下“逗”它们,一看到它我便不由自主地用小木棍儿去拨弄它,刺激它,于是,披着厚厚盔甲的“白胡子老头儿”迅速地从树干上落下,然后,缩起身子,僵滞不动——装起死来,一两分钟后,俨然“去世”的它们慢慢地“缓过神儿”来,趁你不注意,它一骨碌爬起,之后便悄悄溜走。也正是这一特点,这些个长相奇丑的小东西才会引起我的兴趣,也让儿时的我感叹昆虫世界的无穷奥妙。我们几个小伙伴从椿树的树杆上,树根处捉了许多“白胡子老头儿”,把他们放到松软的土地上,然后我们会用一只铁碗倒扣住他们,到第二天早上过来观看,它们就会神奇的消失。只是我们年幼时不知晓,它们会用六条腿从地下刨出一条通道悄然溜走,我们那时还以为它们会穿墙术呢!
听老人说“春蹦”可以用火烤着吃,像吃烤羊肉串里那样一串子串个五、六个……听爷爷讲这东西很好吃的,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蟑螂,蚂蚱,加上这“椿蹦”称为三宝呢!这在当时都是当零食烧烤吃,谁能吃个这其他小伙伴们都眼吧吧的在一旁瞧着,看看吃烧烤的孩子拿个竹批子挑“椿蹦”大腿上的肉。我只听说过爬叉可以吃,没听过“椿蹦”也可以吃。
走过庭院里,低头又见到一只“椿蹦”,安静地蹲在水泥地上。“椿蹦”这种昆虫,通体呈三角体状,很漂亮,披着好看的翅膀。它喜欢一蹦一飞,可以一蹦蹦一至二米远,但飞得却不高。小时候经常见到,因为它很漂亮,又容易捕捉,也常捉来玩,它见了人来,也是不急于逃走的,待伸手去捉它们,它们有的会一动不动的趴在树上,跟人玩起装死计,好让我以为他们死了;有的会伸开腿,,一下子跳出去好远,然后张开它美丽的翅膀,像降落伞一样,落在远处的树枝上。现在看到它,竟有几分老友重逢之感。然后抬头,就看到伸出枝桠的香椿树了,那是“椿蹦”的家,以及衣食所在。
“椿蹦”大多以臭椿为原寄主,臭椿树虽臭,“椿蹦”却不臭且美。这大约如同,吃臭豆腐的人,也可能是位漂亮的姑娘呢。椿树,分香椿树和臭椿树,史书说是长寿之树,亦被尊为百树之王。相传,西汉末年,当时的刘秀因推翻王莽政权而受到追杀。一次刘秀被追得无处躲藏,不仅已藏身于一棵椿树下,正感觉不太安全时,椿树突然弯下一个大枝,将刘秀遮掩得严严实实,追兵走后,椿树弯下的枝又神奇地恢复原状。刘秀拜谢了椿树并表示:他日如事成当上皇帝,定会封椿树做树王。后来,刘秀当上东汉的第一位皇帝——光武帝。颇有作为的光武帝没有食言,将椿树封成了树王。椿树上的“椿蹦”出生在初夏或者仲夏时节,有人说金秋时节也能见到它的身影,想来和爬叉的生命历程是相仿的,只不过它是数量稀少的择木而栖者,在昆虫界,又属于温和的种群,常在深闺人未识罢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