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酒谈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如果喝酒达到此种境界,那么人就进入弗洛伊德期,即不省人事了,倘若再加量,人便随“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了;倘若再减量,也就是人眼看到一物恍若两物时,停杯辍筷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如果喝酒达到此种境界,那么人就进入弗洛伊德期,即不省人事了,倘若再加量,人便随“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了;倘若再减量,也就是人眼看到一物恍若两物时,停杯辍筷,人已经喝得恰到好处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把铁轨当成自家的楼梯了。喝酒不比吃饭,肚子吃饱为止;喝酒如同喝茶,既要喝好,还要不醉,所以喝酒决不是仰着脖颈,张着嘴巴,端着杯子,一饮而尽那么简单。其实,喝酒有很多讲究,像“就花枝,移酒海,今朝不醉明朝悔。且算欢娱逐来,任他容鬓随年改。”说的是喝酒的花枝令;像“哥俩好,三星高照,四季发财、五魁首,六六顺”说的是喝酒的酒令,和尚没有天生的,但人喝酒的天性绝对是天生的。
倘若喝酒从娃娃抓起,那么娃娃长大成人之后,其酒瘾一定不能小觑。我有个朋友,他家开有酒坊,尽管他的父母从不让其喝酒,但他暗地练得一身喝酒的功夫。上初中后,该同学与几位密友,酒瘾发作,待到学校晚自习后,他们三人相约翻出学校的围墙,到学校南边的一小卖部买白酒两瓶,花生若干,然后又沿着原路折回,翻过围墙,进得宿舍,最后竟然将酒瓶喝了一个底朝天。
喝酒虽然简单,但是要将别人家的酒喝到自己的肚子里,就不那么容易了。譬如走亲串友难免饭桌聚首,但遇着好客的主人忘了给客人拿酒,而客人也确实酒瘾难耐,那问题就来了。
我的另外一个酒友,他就遇到这种情况。一桌丰盛菜肴,由于没酒,他却无心吃菜,他想叫主人拿酒,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开口,于是他假装拿着筷子做了几次夹菜的POSE,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不夹菜。如此三番,主人上前忙问何故。酒友说:“今日出门仓促,将一床湿棉絮晾在外边,傍晚不知能否晾干。”
主人很是关心地问:“你揪(音近似酒,拧的意思)了没有?”
酒友话中有话,意味深长地答道:“没揪(意为没酒),就是忘了,没揪。”
主人一听,顿时脸色从脖子红到了耳根,随后他边拿酒边说:“哦,没揪,是没酒,我是忘了备酒。”
这些都是想喝酒的人,但是在酒桌上遇到不想喝酒或者不能喝酒的人,那问题就更大了。有些场合,你不喝酒可以,有些场合,你不喝酒不行,我有个官居九品的村委主任朋友,人称酒主任,他平素不善饮酒,但在官场上混,却总能逢酒化缘。
平素酒主任跟下属打交道比较多,他不会喝酒,这对下属来说是好事,这样下属醉酒的机会相对要少一点。官场上喝酒,不比民间坊里,只要碰过杯,领导抿下嘴,下属是一杯,领导如果有意对某人多抿了几下嘴,那么作为下属的你等着去医院了。所以酒主任与下属饮酒时,不想饮了就抿下嘴,想锻炼自己时,别人喝一杯,他就饮半杯,毕竟他还有上司,“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到时抗醉酒的指数会高一点。
等到他给领导接风洗尘时,他就忙得不可开交了。他先备好醒酒药,胃疼药,然后喝过醒酒茶,雄赳赳气昂昂,迈到酒桌旁,立正,稍息,坐下,坐稳,然后面带崇敬之情起立、躬身向领导敬酒。领导微笑示意,随即嘴角一抿,我的那位朋友早已杯到口到,咕噜几下,杯中已空空如也。如此这般,他的胃在酒精考验中慢慢地疼痛起来,当然,他的形象也在领导的眼中慢慢地完美起来。
事后,我问酒主任:“你不怕醉吗?”
酒主任说:“不怕醉是假,怕醉是真,但是想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点醉与痛能算什么,只要领导高兴,哪怕是一瓶毒药,我也能将它一饮而尽。毕竟醉了我一个,幸福我一家人。”
春节临近了,谨以此文为大家饮酒作乐提个醒,该喝酒时慢慢酌,不该饮酒切莫饮,管好你的肚子,管好你的胃,莫信酒场如战场,孙子兵法美名扬,怕就怕,何年饮着闻声酒,直到而今醉不醒。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