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法与和平
春节期间,闲来无事。随手翻起《孙子兵法》,仔细揣测,颇有一番感受。对于这样伟大的著作,短短一个月时间说实话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在通读过几遍的《孙子兵法》之后,给我感触最深的却并不是孙武先生对于如何用兵打
春节期间,闲来无事。随手翻起《孙子兵法》,仔细揣测,颇有一番感受。对于这样伟大的著作,短短一个月时间说实话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在通读过几遍的《孙子兵法》之后,给我感触最深的却并不是孙武先生对于如何用兵打仗的策略和技巧,而是在《孙子兵法》之中所蕴涵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表面上看,这是一本“兵法”,与和谐社会丝毫没有相关之处,是一篇完完全全的战争论的文章。可是,细细想来,战争又何尝不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中国的汉字“武”,分开来看,就是止戈,也就是停止战争,换句话说,只有能够制止战争的人才被称为“武士”。同样,按照古罗马哲人西塞罗的话说就是“战争以和谐为归宿”。这样看来,这样一篇论述战争的鸿篇巨著也就成了一篇论述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美文。
在《孙子兵法》的十三篇中,孙武先生详细地讲述了各种兵家战略,观其目的,主要在于如何运用计谋来使得敌人放弃战争,或者把损失降到最低的战胜敌人。“谋攻篇”中提到“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在这里,孙武先生很明确的亮出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作为一个军士,其最高境界并不在于百战百胜,而是不通过打仗,运用计谋或者运用外交手段来使得敌人心甘情愿的缴械投降或者放弃战争。有句话说的好,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凡是战争,所伤者绝不仅仅是战败者,战胜者同样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尤其是百姓。因此,能运用外交手段解决争端才是上上策。在1982年9月24日中英两国的会谈中,邓小平就是用他的睿智和绵里藏针的谈判技巧才可以使两国顺利地通过和平途径解决香港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大将风范,是孙武先生所谓的“善之善者也”。
当然,这样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实现的,而是只有在一个国家军事实力强大,国防力量雄厚的时候才有资格谈。也正是因为这样,《孙子兵法》开篇即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就用我们自己国家来说,如果1982年的中国和1840年的大清王朝一样的经济水平和国防实力,那么邓小平同志即便是有再高超的谈判技巧也是于事无补。在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瑞士之所以能够免于战祸,就得益于其平时全民皆兵的政策,以及高效的战时动员机制。该国平时只有4万人的现役部队,然而战争一旦来临,却能够在短短的4天时间里动员80万人,整编齐装,投入作战。据报载,二战初期,希特勒也曾对瑞士虎视眈眈,但算来算去,认为侵占瑞士有可能得不偿失,便“望瑞止步”。
不仅如此,想要用和平的手段达到让敌人乖乖的缴械投降还要做到“知己知彼”。孙子在谋攻篇的最后总结说“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意味着中国和西方国家关系有了重大突破。而这一成果的取得完全得益于周恩来总理对法国形势以及法国政府的了解。中法建交的最大问题就是台湾问题,周恩来总理在充分了解戴高乐总统的困难的情况下给法国政府提出了几项建议,同时从当时整个国际局势的发展和国际斗争的需要来全盘考虑并按照求同存异的原则稍作让步,最终让法方顺利与中方建交。如果没有周总理的“知己知彼”,怎么可能会让中西方的坚冰那么快溶解?怎么可能会让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崛起的如此之快?而这恰恰就是孙武的智慧在和平外交谈判中的体现。相反,“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败”的例子也是很多的。上文中就有提到过一个例子,撒切尔夫人和邓小平同志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撒切尔夫人对中国当时的国情并没有充分了解,对中国政府也没有充分的认识。就像邓小平所说的“中国政府不是清政府,我也不是李鸿章”,而撒切尔夫人恰恰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也就成了英国谈判惨败的原因。倘若撒切尔夫人能够事先对中国政府和中国国情有充分的了解,英国至少会在中英两国的谈判之中不败得如此之颓唐,谈判之后的首相也就不会由于心情过于波动而摔倒了。
然而,在外交不足以“屈人之兵”的时候,孙武先生告诉我们,要运用计谋和技巧来使得战争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样的道理,我们要建立和谐社会的过程也就类似于一场战斗,从一定程度上必定要排除一些不和谐的东西,在排除的时候,我们不能保证完全按照和平的形式。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要和平崛起,要统一,并不是要任何事情都要按照和平的态度解决,而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达到最终和谐的目的。我们中央政府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建设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过程中,毫无疑问,是会有各种阻挠的因素出现。如果这其中某些因素无法利用和平手段解决,自然就要用到国家强制力或者国家军事力量来达到目的。虽然具有一定的敏感度,但我还是决定拿台湾问题举例。在2004年的时候,针对陈水扁的“就职宣言”,李家泉表示,中国政府以最大努力和最大诚意谋求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但绝不会容忍也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台独”。根据当时的形势,不排除中国政府在对台大方针不变的前提下,进行阶段性、策略性、战术上的调整。如果陈水扁政权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将迫使我们不得不采取非和平的手段,不得不被迫扩大非和平的手段。可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如何才能以最少的损失达到最大的成果也是《孙子兵法》中所要教给我们的。
但是在降低损失的问题上,却体现出了孙武先生的大爱精神,也正是这大爱精神使得即便是在战争这样的激烈冲突之后也能够保持社会的和谐。《孙子兵法》中多处提到关于对待降兵的宽恕政策,在战争中交战双方应有的礼仪以及如何运用间谍等方法减少敌我双方的损失。在第二篇中就有“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的说法,从这一点上反观美国对待伊拉克战俘的事件,我们似乎可以清楚的明白到伊拉克在被美国占领之后依然会持续出现恐怖事件和暴力事件,并且美国需要不断增兵的原因。不可否认民族意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还有另外一个不可无视的原因就是美国士兵也许还包括他们背后的美国政府对于战俘的虐待事件。导致这样不和谐事情发生的原因,毫无疑问也是孙武先生所告知我们要避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中国为何多愤青
下一篇:美丽的京剧——《春闺梦》赏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