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田养虾无异于竭泽而鱼,何不留一分田给子孙耕

毁田养虾无异于竭泽而鱼,何不留一分田给子孙耕

支庶杂文2025-04-29 13:05:40
7月初的一天,应朋友的邀约,笔者驱车前往朋友居住的小镇。这是一个近海的乡村,几年前,笔者曾去过一次,那里土地肥沃、环境优美,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小渔村。车子在乡间小道上缓缓行驶,道路两旁,映入眼帘的是一
7月初的一天,应朋友的邀约,笔者驱车前往朋友居住的小镇。
这是一个近海的乡村,几年前,笔者曾去过一次,那里土地肥沃、环境优美,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小渔村。
车子在乡间小道上缓缓行驶,道路两旁,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星罗棋布的池塘,池塘里储满了水,养着虾、鱼。在笔者的印象中,道路两边的农田里,微风起处、麦浪滚滚,花香四溢……什么时候,这一望无际,蔚为壮观的乡间美景消失了?
进了村口,昔日黄墙红瓦,绿竹环绕的景观不见了,一幢幢拨地而起的的高楼,好像在骄傲地诉说着村民们今日的富庶。朋友的住房也从泥瓦屋变成了如今的三层楼。笔者和朋友谈起村庄的变化和“毁田养殖”的忧虑。朋友说:“我们村的田大部分用于挖塘搞养殖了,现在几乎没有人种田了。每个人都希望富有,当村民们看到村里有人搞养殖一夜暴富,住上高楼,开上小车之后,就坐不住了,不惜把袓袓辈辈留下的良田毁了搞养殖。”
回味着朋友的话,笔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老百姓称之为“吃饭田”、“保命田”。为了保障人们生存需要,这部分耕地是不能占用的。
然而,还有不少近海村民为了眼前的利益,以消耗极其宝贵的基本农田为代价大规模搞养殖。据报道,近年来,全国沿海不少地方调整产业结构,掀起“养虾热”,沿海农民纷纷挖田养虾,产业结构调整让当地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急功近利、鼠目寸光”的“近视症”,不少人趁晚上以“人挖肩挑”的办法偷偷摸摸将自己的责任田改挖成虾塘,搞养殖的后果一般会导致整个耕作层受破坏,不能再作为农田耕种。
自然资源是很宝贵的,所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过是神话而已。依靠其生存发展的人类理应珍惜爱护,取之有度,合理利用,让子子孙孙们有权继续享用大自然的赐予,否则人类最终将受到自身行为的惩罚。可“毁田养虾”者只注重眼前利益,只要能捞到眼前好处,就不顾及明天后天、子孙后代。古人忌“竭泽而鱼”,今人兴“毁田养虾”,毁坏良田对于农村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危害,对于我们子孙后代未来发展资源的损害,是他们根本没有考虑到或者不想去考虑的问题。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等七部委联合发文关于要求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对如何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要求切实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做到划定的基本农田数量不减、用途不变、质量不降。各沿海地区也把保护基本农田摆上了议事日程,而“毁田养虾”现象屡禁不止。
笔者认为,宣传的不到位,农民的意识得不到增强以及各级政府调查研究数据的失实,是“毁田养虾”无法根治的原因之一。笔者看见,在近海乡镇,随处可见“用某某虾鉰料,养虾长得快”的广告,却没有任何关于基本农田保护的知识宣传。据笔者的一位官员朋友透露,目前“瞞风”严重,乡镇级瞞县级、县级瞞中央,导致每年良田大量毁损而上报数据不变。因此,如何搞调查研究,如何加大力度抓好基本农田保护,搞好生产和保护生态平衡两手抓,已是摆在沿海各地的严峻问题。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