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论语》感悟交友之道
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尤其在当今咨讯发达的时代,我们拥有各种各样的朋友,圣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一个人的朋友圈子可以看出此人的价值取向和品德的修养。但是朋友总有好坏之分,良师益友可以给我们带来
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尤其在当今咨讯发达的时代,我们拥有各种各样的朋友,圣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一个人的朋友圈子可以看出此人的价值取向和品德的修养。但是朋友总有好坏之分,良师益友可以给我们带来帮助,休戚小人则带来麻烦,因此选择朋友就显的非常重要。
那么什么样的朋友是有益朋友?什么样的朋友是不好的呢?这不仅要从现实相处中寻答案,更要从平时的言行中多多观察。
子曰;“益有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友直,直,指正直的朋友,拥有正直的朋友无益于拥有了一面镜子,这样的朋友可以给我们以正确的建议和意见。
友谅,谅,信也,信指诚实,拥有诚实可信的朋友谓之福也!
友多闻,就是见多识广的人,经验特别丰富的人。我们知道孔子生活在先秦时代,交通多用双腿丈量,很难大家坐下来交流知识,结交一个见闻广博的朋友是多么重要和让人狂喜。
友便辟,指专门喜欢献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
友善柔,典型的“两面派”,人前做人,人后做鬼的“小人”尔!
友便佞,指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人,谓之“巧言令色”。
但是如何区分朋友的好坏呢?在孔子的理论中有两个前提;一是意愿,二是能力。前者叫做“仁”,后者叫做“智”。
那么究竟什么是“仁”呢?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问过他的老师,老师只回答了两个字;“爱人”,整整无私的爱他人就是“仁”。
樊迟又问,什么叫做“智”?老师同样只回答了两个字;“知人”。了解他人就是智慧。
由此可见,我们想交上好朋友,第一要有“仁爱”之心,愿意与人亲近。第二要有辨别能力,这样才能交上品质好的朋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交到一个好的朋友无疑于打开一扇美好的窗口,他们象一面镜子般,从中可以找到自身的差距,并提升自己的修为,完善自己的修养,使我们丰富自身内涵的人,心灵的富足来自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向往。
但是做到自知之明已非易事,“知人”谈何容易?这不仅涉及到平日多观察,更触及到做人的智慧与“度”人的品修,品“度”一个人不仅从言行举止,更要从他对人生的态度及看问题的深度始起,摈弃这些无法做到“知人”,圣人本具有异乎常人的智慧与修养,所以选择朋友有时简单易得,有时很难相识相知。
关于朋友的定义,清代张潮曾有过较明确的阐述,我们知道张潮著的《幽梦影》是一本小品文抒写,张潮的很多见解富含人生哲理,比如他对朋友有如下定义;
“一介之士,必有蜜友。蜜友不必是刎颈之交,大率虽千百里之遥,皆可相信,而不为浮言所动;闻有谤之者,即多放为之辨析而后已;事之宜行宜止者,代为筹画决断;或事当利害关头,有所需而后济者,即不必与闻,亦不虑其负我与否,竟为力承其事,此皆所谓蜜友也。”
意思是,知书达理的人,定会有自己的蜜友,蜜友不一定是刎颈之交,即使在千里之外,也会相信朋友的言行,而不会听信没有根据的传言,如果听到诽谤朋友的话,立即多方进行解释,那些事情能去做或不能做,可以帮助朋友决断,如果某件事处于利害关头,需要得到帮助就立即行动,即不一定让朋友知道,也不考虑朋友是否会负自己,权利为朋友承担这件事,这样做的人就是我们肝胆相照的蜜友。
每每看到此段话我都不禁拍案叫绝之余深为感慨,如此倾心相交的知己得一足矣!可见发次愿的心斋先生之为人尔!若能得此朋友我当拱手拜谢苍天!“言人之所不能言,道人之所未经道”独步古今唯心斋先生矣!我尚需修行五百年,得于心斋一见乃人生一大快事尔!
古人对于交友讲究“君子之交淡如水”,所谓“君子之交”是真心相知的朋友,知己朋友不参杂世俗钱财,有共同的爱好且在同一领域必有较高的研究,试想在花好月圆之夜,邀一两知己对夜长谈古论今,一壶清茶,三两知己,促膝长谈伴月色清明何其惬意快哉!
对于肝胆相照的朋友更有“倒履相迎”之礼节,可见对倾心相交的坦诚和恳切之情,若没有彼此相知的尊敬,那会有“蔡邕倒履迎王杰”的美谈?
当然“淡如水”只是一种心态,一旦互为挚交则一生不变,无论时间与距离如何更改,韶华易逝,然尔赤子之心不变,如伯牙知遇子期,以一曲互为知己,惺惺相惜,若干年后伯牙再次看望子期时,只留下一长满青草的坟茔,悲愤的伯牙坟前抚琴一曲,卓将瑶琴摔碎,并发誓此后再无琴声,真应了那句话“士为知己者死”,此情此景后人有诗赞道;
摔碎瑶琴凤尾寒
子期不在为谁弹
满面春风皆朋友
欲寻知音难上难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喧哗世界,我们不可能象古人那样怡然自得品茶吟词。相对于精神层面我们更需要物质的支持,而围绕在身边的朋友也就颇有点“鱼龙混杂”的味道,适时的分辨与各种朋友相处的方法,也考验着道德准则和做人的底线。
因为生活的需要,我们必须和怀着各种目的的人打交道,其中不乏怀有营利目的的人,人们常说现今社会风气每况愈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当物质的需求盖过心灵宁静的渴望时,用手段得到所需已是见怪不怪的平常,我们错失了原本相互信任和尊重,原本就平庸的我们怎会具备圣人的“爱人”情怀?丢失掉的信任,当你再回头找寻时却并非如你所愿容易得到。
生活中离不开朋友,当我们工作和生活出现瓶颈或选择时,总希望得到别人中肯的意见,为混沌的现状开条明朗的路途,而此时我们每每会发出“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感慨。
真诚的对待朋友,用不设防的心诚恳对待始终关心你的人,收获一份爱的友谊,不管是圣人所述还是现实相处,坦然的与人亲近,必然收获相同的善待与尊重。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