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家风说开去

由家风说开去

王尼叹杂文2025-10-14 08:46:18
今年春节期间,央视新闻推出一档新栏目——随机采访大众问“家风”。本人感觉这个创意好,对于大力弘扬我中华优良传统道德风尚绝对是传递正能量,是问到了点子上。在这一新栏目播出几次后,我不禁问自己,假如老记们
今年春节期间,央视新闻推出一档新栏目——随机采访大众问“家风”。本人感觉这个创意好,对于大力弘扬我中华优良传统道德风尚绝对是传递正能量,是问到了点子上。在这一新栏目播出几次后,我不禁问自己,假如老记们采访到我,该如何回答呢?于是,我迅速在脑际过电影……很快,结果出来了,我家的“家风”当是八个字:“崇尚读书,要做好人”——它是由我的父亲、母亲和祖母传授给我们的!
我家的这八字“家风”,绝非跟风牵强附会,是有着切实“根据”的:我虽分别于6岁和9岁即遭母亲、父亲先后去世的不幸命运,但在他们去世之前,却已将“家风”吹拂进了我早期的童心深处,并足以影响到我的一生。好多年前,我就写过回忆父母的文章《魂兮红雨伞》和《思母亲》,在这两篇文章中列数了一系列“崇尚读书,要做好人”的家风事例。比如,当时作为一个乡下孩子,我在6岁即发蒙读书,动议我发蒙读书的那一幕情景至今记忆犹新:是我的母亲和父亲共同议定并问我是否愿意上学读书,我当即兴高采烈响亮答应他们,连连说“我愿意我愿意”后,第二天父亲将给我取好的学名写在我的手掌心上,让我跟着读小学的姐姐去学校报名,从此便开始走上了我的上学读书之路……多年后再看当年老家那一块方我的那些同年代出生的人却是相当部分根本就没上过学,另有少部分上学也只上几年初小,许多连高小也不曾读。据我所知,他们的不上学或即使上学也只读几年小学的根本原因并非是学费高读不起,因为那时的收费相当低。主要原因是二条:第一,他们的父母认识不到读书的重要性,认为读了书还不是要“摸牛屁股呀!”即读了书一样是跟在牛屁股后面扶犁耕田种地,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孩子在家里做带弟弟妹妹、寻猪草、砍柴、放牛等等家务实惠。第二,是一些孩子自己不愿意读书,情愿参加体力劳动也不上学,倔强地说:“打死我也不读书!”而我们的父母不仅积极主张我们读书,而且是读得越高越好。为了表示积极支持我们读更多书的决心,父亲在我和姐姐才上小学、弟弟还没到上学年龄时就请木匠做了三口杉木脚箱(一种带脚的矩形木制箱子,也称作书箱,相当于现在的行李箱。)预备我们仨姐弟将日上中学、大学时用。父母双亡后,我跟祖母有过几年生活的光景。祖母多次给我讲述父亲自学的故事,她说:“你爸爸那一辈没机会上学读书,他的文化都是靠他自学的,上厕所还要在自己手上划字(即练习写字的意思)”。父母和祖母积极主张我们读书的启发教育,无疑对我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至今,看书学习仍然是我的最爱。
以上是说“崇尚读书”。关于“要做好人”,更是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我的母亲去世时年仅31岁,而她生前却已是被邻里乡亲普遍赞扬的热心助人的好姑娘、好姐妹、好邻居。我的父亲在言传身教我“要做好人”上,有两件事至今记忆犹新:8岁时,我跟父亲在他工作的镇上读书,和我们父子俩作邻居的是一位年过8旬孤身老人,老人家夜里不方便上公共厕所,大小便都在室内解决,父亲就要求我每天早晨起床后都要过去为这位老人端倒屎尿盆子,并洗涮干净后再去上学。就在父亲去世的那年早春的一天,远在湖南的一个表叔提着一布袋兔子尾巴草(一种蒿类草本植物)来到父亲工作的镇上找到父亲说:“老表,救救我,我快要饿死了……”原来,那布袋兔子尾巴蒿草,就是这位表叔一路上用以充饥的“干粮”啊!在那个饿殍遍野的饥荒年月,父亲一个人要负担我们仨姐弟、祖母加他自己一共五口人的生活,困难可想而知。但见到这个面临被饿死的表叔后,二话没说,当即让他跟我们一起生活,并通过他在单位的人缘,为这个表叔谋到了一份工作……
正是“崇尚读书,要做好人”这八字家风奠定的人生教育基础,使得日后的我们仨姐弟全都长成了堂堂正正的人。大约十年前,一位并非血缘关系的“侄子”对我说:“H叔,您是二人!”我不解,问:“我怎么是二人呢?”他进一步解释说:“第一,您是一位好人;第二,您是一位能人!”对于这位“侄子”对我的评价,我颇感欣慰。但只认可我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好人,不认可是能人。前几年,我随机构改革之需,主动申请提前退休。退下之时,我的同事送我一个精美的水晶装饰盘,盘中镶嵌着“共事十余载,真情难分开”十个鲜红美术字,令我十分欣慰和感动,我视它比珠宝还要珍贵!好几年前,一次我上公交车,刚要买票,忽然一个女性声音对我喊道:“您不用买票,您的票我已买了”。我寻声望去,是一位年轻女士,但我似并不认识。她见我不解,于是说:“您不认识我了吗?那年我毕业参加工作,在您那里办去单位报到手续,还在您家吃饭了呢——”哦,我恍然大悟——大约是10多年前的事了,她中专毕业被分到我们下属一家企业工作,到我这里报到时已临近下班时间,从她和我对话的简短言语中,我得知她来自农村,家里很贫苦,还有一个弟弟需要靠她工作后供养读书……在为她办完手续时早已是该吃饭的时间了,想到家境贫寒的她初来乍到这座城市,就要她顺便去我家里吃顿便饭……有一个20多年前下属企业厂长的司机Z君,只要和我相遇,总要热情和我打招呼,并对他同行的人或我的同行者说,这位是某某单位的H主任,他可是一个大好人呢!我们企业那时经常要到一些政府部门办事,有些部门真的就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哟,唯独到他H主任这里办事最容易,哪怕是下班了,他也要给我们办好了才下班,从不打官腔,能马上办的事,他决不让我们跑二趟……”
几十年的人生体验让我十分信奉那几句话:“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当官只能是一时,做人才是一辈子”。正是“崇尚读书,要做好人”这八字家风垫底,使得我一生受益匪浅。在余下的人生岁月中,我仍将继续坚持读书学习,做一个可以盖棺定论的好人!

2014年2月25日于品生斋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