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好斗”的人类
只要是人类涉及的地方、就会有“杀戮”,哪里有人类哪里就不和平。哪里就会有“斗争”(战争)。而任何斗争都是针对利益和权利展开的。也许从某一方面来说“斗争”是推动人类前进的轮滑,只有“斗争”才有一个国家的
只要是人类涉及的地方、就会有“杀戮”,哪里有人类哪里就不和平。哪里就会有“斗争”(战争)。而任何斗争都是针对利益和权利展开的。也许从某一方面来说“斗争”是推动人类前进的轮滑,只有“斗争”才有一个国家的革命前途,才有革命的出路,才会使需要公平权益的利益最大化,才会使政权统治集团的集权更稳固,使更强者更强、更是占有话语权、利益支配权。
只有强者才会唯恐天下不乱主动发起斗争(战争),才有资格掌控斗争的底线。
“好斗”本身就是某些强势人类的本能,那些对“斗”有着狂热执着并天赋秉义的好斗人士总是热衷于“胜者王败者寇”的“斗争”游戏。而革命成功后登上至高权力巅峰拥有绝对权力的革命当权者、都是踩着无数个享受不到革命成果倒在斗争路上、用生命叠高的革命志士的躯体上位的。
“斗争”从来都是血雨腥风的,,就算有些斗争以文绉绉的口诛笔伐拉开序幕、最后都会落实到血腥暴力的实质操作上,比如“文化大革命”。
中国人也是好斗的族群,也有特好斗的强悍血性之人,无需追根溯源,就在上个世纪的毛时代、毛就是位“神斗士”,与天与地与人都斗的其乐无穷,斗得不亦乐乎,因为“斗”才使其很多伟岸的理想“斗”成了现实。
但对中国普通大众来说从古至今在只有被压迫到吃不上饭,才会饿着肚子揭竿起义,只不过中国人总是热衷于“窝里斗”,对着自己人往死里斗,往死里整。
在文革时期“因为权利中心的斗争”而带动全中国人人自危“六亲不认”、斗亲人、斗师长、斗朋友、斗战友......把人性中的恶和好斗发挥到极致,那个被扭曲的时代有多少人因为莫须有的罪被批斗被凌辱被死亡。
“斗”字使用在外强挑衅上就是“战争”,而“战争”对于一贯对外软弱隐忍温和的中国人来说绝对是被动的,失去了“内斗”那般血性和勇往直前。总是会站在弱者的立场上声张“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而且就这样无奈被动的“强悍声张”在实质操作上最后统统都以隐忍的“声明谴责”而不了了之。
中国总是在外强前显得那么被动,总是一副懦弱受欺压的克制模样,只有在被欺压到头上忍无可忍时才会奋起反抗。
历史上那些因为“斗争”而完胜上位的统治者会为了防止他人复制其模式、而防患于未然的用残酷高压的奴役统治方式统治国家、以巩固用鲜血染红的政权。并用“大威小恩”驯服着广大国民。
曾几何时中国一个血性的民族,因被历朝历代长期奴役式压抑的统治渐渐稀释了基因里的血性,被列强凌辱,被欺压,总会在“小恩小惠”“恩威并施”里臣服,在那段被日本侵略的血迹斑斑历史里、偌大的一个泱泱大国却会被小日本欺压着打。
经济崛起使中国在世界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可是在领土领海完整上还是一如既往的克制和隐忍,对待国民在国外受到不公的遭遇、或遭受生命的威胁却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了解在任何挑衅上中国只会“声明谴责”的周边小国、甚至无视中国一贯的“声明谴责”、一而再再而三的耀武扬显摆霸占着我们的领海。
我们十三名船员无辜的被枪杀、惨死在湄公河上,而那凶手国政府的态度、及对凶手们的惩罚和我们十三位惨死的同胞比起来、又是那么的轻描淡写、视生命如草芥。
在战争中崛起,才是真正的崛起,珍珠港事件使美国意识到“武力”是崛起的最好手段,,通过珍珠港事件美国奠定了世界霸主地位,尝到甜头的美国时不时的复制着武力的威慑力、扛着争取民主自由的旗帜以世界警察自居,把“邪恶轴心”的独裁者们个个都送上了“断头台”。
“邪恶轴心”的“独裁者”们都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大国家打得差不多了。而需要“战争”证明自己强大、促进经济发展的美国是不能缺少战争的、而美国的总统们是一定要有战争来实现自己的“强国梦”的,他们觉得这是“上帝”赋予他们的职责,所以战争是一定要有的,只不过下一个“邪恶轴心”叙利亚的“独裁者”或伊朗会这么容易摆平吗?
美国通过战争成为强者,对看不顺眼的国家一贯的指手画脚,并对那些用来遏制中国的中国周边小国“恩威并施”。
也许有人说中国也可以“恩威并施”?中国的“恩”也许是到位了,可是威在哪里呢??只有强大的美国才有能力让“恩威并施”的具有震慑力。
对感受“恩威并施”的人来说只有强大的“威”、“威”到颇具规模,才会切身体会到“恩”的存在,才会对“恩”感激涕零。为了得到那么点“小恩”而会心甘情愿臣服于“大威”之下。所以“恩威并施”绝对是强者专利,而所施的“威”要远远大于所施的“恩”、才有“恩威并施”立竿见影震慑力的效果。
那个弱小的杨武坐视妻子被高大的联防队长强暴、这样悲催的绝对事件说明了中国底层人民的生存之不易、被“自己人”打、被欺压是习以为常。而杨武的懦弱又在另一个侧面隐喻了我们对待外强上的隐忍克制。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穿越围城的灵魂
下一篇:《水浒》中最可恶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