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出秧田的旋律
我很久没有听到稻秧田里的歌声了,那悠扬婉转的令人陶醉的——秧歌儿。其实,我根本不懂秧歌儿,不只是湖城农村方言的缘故,而是我对它不甚了解。今年三夏大忙季节,我下乡工作时,在田间又一次听到了久违的秧歌,特
我很久没有听到稻秧田里的歌声了,那悠扬婉转的令人陶醉的——秧歌儿。其实,我根本不懂秧歌儿,不只是湖城农村方言的缘故,而是我对它不甚了解。今年三夏大忙季节,我下乡工作时,在田间又一次听到了久违的秧歌,特感亲切,勾起了几十年前的回忆。
十六岁那一年,我从北大荒回到家乡读高中,暂居一年。三夏大忙季节,学校放农忙假,我回到祖父那儿生活。第一次见到农民插秧,甚是新奇。
我在田间看到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老的们﹙方言:成年男人﹚手握犁,甩着鞭儿,吆喝着水牛,在粘土地上辛勤地耕耘着,让她露出甜美的笑脸,然后把水灌进整齐的方块田里,泡上一两天。待水土融合后,踩在长方形的耙子上,吆喝着水牛,在泥水中划着圈儿平整土地,直到把秧田平整的像一块篮球场。然后,老的们挑起了担子,把捆好的秧苗送至田头,像天女散花似的把秧苗抛至田间,错落有致,尤如星星点缀。
奶奶们﹙方言:成年妇女﹚挽起裤脚,站在水田里排成行,一手拿着秧苗把,一手插秧,其动作是那样的协调和完美,尤如织布机。她们不用拉线,不用瞄,退一步,成一行,横竖井然有序,像列队的士兵。不一会儿,空旷的水田里绿海成波,令人赞叹不已。
奶奶们是插秧田里的绝对主力军,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她们在秧田里劳作,头顶烈日,汗如雨下,承受着强烈的紫外线;赤脚泡在水里,忍受着水蛭的叮咬;长时间的弯着腰,让脊髓痛得苦不堪言;手指在水和泥中穿梭,泡得发白、肿胀。她们没有怨言,只有欢声笑语。这就是湖城农家妇女的豪迈情怀。
劳作累了,那高八度的秧歌替她们解乏,你一句我一句,尤如对山歌。悠扬的歌声飘逸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令人陶醉,这是水稻秧田里飞出纯朴的情怀。
我听不懂她们在唱什么,从她们的神态和旋律中,我看到了她们的伟大,和她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强体力劳作没有压倒她们,她们以乐观、开放的情怀,按照自己的理念生活着,有滋有味。但我始终有一个问题搞不明白,老的们为什么不下田插秧?一位朋友告诉我,老的们腰杆硬,弯不下来,只能干力气活。鬼话!不都是一样的腰。
奶奶们是可敬可爱的,她们宁愿自己弯下腰,也不让老的们插秧,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要做大事。其实不然,奶奶们插秧如同绣花一样,耐得住性子,这是一种传统美德,尤如她们唱的秧歌那样美。她们何止承受又苦又累得插秧活计,家中里里外外哪一样能少了她们。
秧歌,是农家女的骄傲,她们唱出了清清的音韵,唱出了浓浓的乡情,唱出了甜甜的生活。
你听,秧歌《永远跟你不分离》,有多美——
这山高来那山低,情妹一听开了口:
喜鹊落在山坳里。小郎说话不在理,
喜鹊朝我喳喳叫,彩礼再多我不爱,
情妹见我把头低。钱才不能做夫妻。
你低头,我晓得,只要情哥心肠好,
嫌我家贫无彩礼。永远跟你不分离。
你再听,秧歌《爱你决不爱别人》,有多甜——
月亮出来白沙沙,月亮出来白沙沙,
照见墙头扁豆花,照见墙头扁豆藤,
一枝生在墙头上,叶子搭在墙头上,
一枝生在树头上。藤子缠住树腰身。
小冤家,小姐家,
莫不是丢我爱上了她?爱你决不爱旁人。
还有那,即景即兴唱出的秧歌,数也数不完,唱也唱不完……
秧歌,是农家女勤劳智慧的象征,她们以贤惠的柔情承担着生活,以深厚的亲情支撑着温暖的家,以母亲般的博大情怀传递着生命。
秧歌,是农家女长期劳作的产物,词美不如她们的心灵美,曲子美不如她们的歌喉美,就是词、曲作家也望尘莫及。
纵情欢笑吧——欢乐的村姑,
纵情起舞吧——甜蜜的生活,
纵情歌唱吧——悠扬的旋律。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nanyangjinxu.com/html/sanwen/x5s7d48os1tfh.html
相关文章